返回

第七百零八章:点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百零八章:点兵 (第3/3页)

,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了,然后就忽然垮了。

    又如明末李自成,可以说血战而有天下,在陕西、山西、河南、湖北百战余生,最后终于打下北京了,然后只被满人打了一仗,就整个崩溃。

    这其中的缘由不能不让张冲反思。

    原先张冲以为赶考已经结束,但到了现在,他恍然明白对泰山军真正的大考才刚刚开始。

    不过对于袁绍的反攻,张冲实际上早就有预案,甚至整个中原的反泰势力联合起来围攻他,他也有准备。

    不然他打什么京都呢?

    在他的布置中,以河北的丁盛、河济的黑夫、泰山的关羽为三角,分别阻挡、牵制陈留、青州两方。

    然后以并州一处挤压关西一方的空间,压制他们的东出。而最后正南方的袁氏兄弟,就由京畿地区主力来解决。

    张冲不会小觑敌人,但也不会夸大问题来让自己自乱阵脚。

    在他看来,军队和京畿地区确实存在问题,但依旧不影响大局。

    从张冲自己的走访中,在战争中留在京畿的黔首们普遍是愿意相信泰山军的,他们也在泰山军的宣讲中,对豪势的反攻充满了反感,依旧支持泰山军。

    而在军队中,泰山军上下对太平的理念和对张冲的崇拜更加高涨。至今为止,张冲带领他们一步步走到现在,一个崭新的世界也在向他们展开。

    这些来自天下穷苦出身的吏士们如何不信任张冲,不愿意为张冲和胜利的果实而战呢?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冲在京都的东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

    东郊本是汉家天子春祭的地方,而现在则涌入了数万名泰山军吏士。他们高喊着“王上万岁”的口号,让这片天地渲染成金黄。

    张冲骑着战马,在各方阵来回驰骋,他没有说话,而是举着那面“替天行道”的大旗纵马奔驰。

    他要让弟兄们都看到他。

    浓烈的金光照耀在东郊,张冲浑身沐浴在阳光下,手里的杏黄大纛随风飘舞。他已经记不清自己奔跑了多久,只知道他所过之处,诸军欢呼,他所到之处,万众叱咤。

    最后,张冲满头大汗回到了原处,他单臂擎着大纛,对最外一排的吏士们喊道:

    “这面旗帜是黄色的,它是土地的颜色,是我们黔首的颜色,是我们天下穷苦弟兄们的象征。八年前,我举着这面大纛在泰山奋死,而现在,你们这些继承大纛,在这面大纛下战斗的勇士们!告诉我,你们愿意为这面旗帜战斗,战斗到最后一刻,你们会发誓这么做吗?”

    前方的吏士们听清了,看着他们最仰慕的王者,他们高吼:

    “愿意!”

    而后方的吏士们并不能听清,但他们听清了前方弟兄们在高喊“愿意”,所以他们义无反顾,也接着高吼:

    “愿意!”

    于是,从前到后,从北到南,从东郊到京都,所有听清的人,都在高喊:

    “愿意!”

    张冲再一次高吼:

    “杏黄所到之处,皆为太平之土。”

    这一次身后的横撞将们齐齐高吼:

    “太平!”

    无数人齐齐高呼:

    “太平!”

    太平之声连绵不绝,每一个置身于此的人都浑身战栗,他们的皮肤上生出鸡皮疙瘩,他们的眼眶饱含泪水,他们紧握着拳头,向着那个渺渺不可见的王者,发出郑重的怒吼。

    张冲也激动了,他举臂狂呼,与无数狂热的弟兄们,一齐高喊。

    在声浪冲天的欢呼中,张冲看向了南方,眼神寒冷:

    “袁绍,我们是来人间换太平的,你既然来了,那我就让你知道什么是黄天之灾!”

    盛大的检阅结束了,诸军并没有返回各自的营地,而是直接在旗帜的引领下向着南方开拔。

    羽徼南来雕羽轻,河洛龙蛇试雄兵。

    大纛金鼓闻角起,长牙拥帐见黄旌。

    张王东郊大阅兵,阵中频传唱将名。

    金墉清笳未卸甲,边马已过洛阳京。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