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55章 拍摄记录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955章 拍摄记录片 (第3/3页)

备拍摄纪录片。

    摄制组先拍摄远景,他们来到旁边的小山上,整体拍摄占地五十亩的蔬菜大棚。

    巨大的玻璃箱体在太阳下闪闪发光,这个场景美轮美奂。

    远景拍摄完,进入到蔬菜大棚内开始拍摄。

    王铁牛在一旁介绍道:“这就是我的蔬菜大棚,这里种的是黄瓜。

    我种了十亩黄瓜,十亩韭菜、十亩茄子、十亩长豆、十亩芹菜。

    每日的收获大量的新鲜蔬菜,受到了长安城的追捧。

    每日至少能给我带来三五百两银币的收益。”

    秦瑶听到这个收益,她都有些羡慕。

    她每个月的工资,那也只有三十六两银币。

    他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如这位王铁牛一天挣的多。

    他们拍摄蔬菜大棚的过程,王铁牛不经意之间,在摄像头前与同村的人聊天。

    “小光,你守着自己那五百多亩地,只能挣一个辛苦钱。

    现在国家的政策好,跟着我干蔬菜大棚,你一定会发大财。

    咱们唐国的农业大有可为,每一户家庭都有数百亩地,还有那么多土地无人问津,我看着都心疼。”

    秦瑶听着这句台词,这明显是唐国的官员让王铁牛加上,想要通过纪录片吸引新的移民。

    这句话确实符合事实,秦瑶也就没有打断。

    纪录片的拍摄过程很辛苦,他们在大王镇停留半个月时间,总算记录了唐国基层乡村的情况。

    这些原始胶片会运到帝国,有专业的剪辑师,根据帝国的需求,剪辑出成片。

    秦瑶还复印出一份胶片交给唐国。

    由他们教导唐国礼部的官员,剪辑出毫无技术含量,最朴素的纪录片。

    秦瑶忙完这件事,她查看朋友发来的信息。

    欧洲各国,有很多值得拍摄的事情。

    至于中东那两个国家,实在是太远了。

    两国有着大量的游牧部落,国家统治力度不强,除了大城市之外,其他地方的安全性也没有保障。

    秦瑶翻到一个新消息,楚国东北部的洛林地区,发现了大量的煤铁矿。

    只要是帝国稍有学识的人,谁都知道储量庞大的煤铁矿,对于一个新兴国家意味着什么?

    楚国有了煤铁矿,他们就能建造煤铁复合体,生产大量的钢铁。

    钢铁对一个国家,它的作用毋庸置疑。

    工业的发展与钢铁的产量和质量密不可分。

    秦瑶立刻带着团队,从唐国港口乘船赶往楚国的黎明港。

    地中海风平浪静,客船很快抵达黎明港。

    这个楚国南端,地中海沿岸的港口,现在已经变成楚国最繁忙的港口。

    从苏伊士运河运送的大量物资,全部集结在黎明港。

    秦瑶的拍摄团队,到达楚国昌平,他们立刻与祖国官方联系。

    获得楚国的许可,依旧是在楚国官员的陪同下,前往洛林矿区。

    秦瑶抵达矿区,他发现大部分矿区,都由着楚国的军队严密防守。

    矿区之中,不时还能听到几声枪响。

    鞭子抽人发出的惨叫,偶尔也会响彻几声。

    秦瑶正准备走近楚国官方指定的矿区。

    他看到旁边矿区之中,有几位长相黑乎乎的黑人,慌张的从矿区里面逃出来。

    随后就是一阵爆豆般的枪响,这几名黑人全部摔倒在地。

    秦瑶听到矿区守门的人,小声的嘀咕道:“隔壁瓦斯爆炸,整个矿层都塌了,守军防守出现空隙,才让这些奴隶跑出来。”

    秦瑶看到这个情况,他就知道楚国的矿区用黑奴来挖矿。

    楚国想要在工业领域赢得竞争优势,能够抵消帝国工业规模化的影响。

    他们只能想办法在各个环节压低成本。

    秦瑶没有理会这个事,帝国在某些危险的工程之中,都会以劳务派遣的方式使用奴隶。

    楚国这些刚刚建国的国家,他们想要快速发展,离不开压榨。

    不想压榨本族人,必须要压榨外族人。

    秦瑶带人打开摄像机,拍摄着楚国矿区的情况。

    这个矿区给人感觉干净整洁,煤矿工人脸上有一层煤灰,他们见到人会微笑的打招呼,露出几颗白色的牙齿。

    矿区大量使用工程机械,海量的煤炭通过铁轨上的矿车运出来。

    秦瑶没有离开,她就在这个矿区,拍摄楚国愿意报道,世人也愿意观看的煤矿工作场景。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