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55章 拍摄记录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955章 拍摄记录片 (第2/3页)

要考虑清楚。”

    王铁牛只是跟随帝国前来欧洲作战的民兵。

    他在维持地方秩序时,清缴当地反叛的贵族。

    缴获的浮财,帝国根本看不上,由他们这些动手的人和地方的驻军瓜分。

    王铁牛几个月时间,他就分到了八千两银币。

    这对于他来说,大事一笔天文数字。

    他的同伴,有人选择把钱汇给家里,有人选择去赌场输光光。

    王铁牛的思想很传统,他直接把钱存起来,准备在当地买地,当一个大地主。

    他的见识不算太高,但他也知道记者的影响力。

    “田镇长,我又不是那些一无所有的光棍汉。

    我在镇子上可是有三千亩地,我能跑得了,地可跑不了。

    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我肯定知道。”

    田大毛正常听到王铁牛这么说,他才略微放心下来。

    这件事情做不好,真的出现什么事?

    他的仕途也就结束,肯定会被发配到海上,看管无人的小岛。

    秦瑶一行人乘坐汽车,来到长安不远的大王镇。

    她选择王铁牛作为典型,就是想宣传移民拥抱新的农业技术,唐国农业整体非常稳定,农民也能发大财。

    这个纪录片播出去,一定会消除广大农民心中的戒备心理。

    让他们渴望移民,愿意移民。

    帝国的百姓,有着很浓厚的乡土情节。

    必须要让他们打破心中的恐惧,才方便人员流动。

    秦瑶乘坐的车辆,刚停在大王镇门口。

    她就看到收拾利落的镇长,带着村民在村口迎接。

    秦瑶看到这种情况,她皱着眉,对着唐国陪同的官员说道:”这个状态不行。

    我们要拍摄真实的农村场景,让他们平时做什么,现在依旧做什么,力求表现的真实。”

    秦瑶知道任何人在摄像机面前,他都无法展示出真正的自我,肯定会有一些表演的痕迹。

    她只能力求拍摄的效果完美。

    唐国随行的官员,立刻上前说了几句。

    村民这才各自散去,回家整理自己的田地,为春耕提前做好准备。

    秦瑶一行人来到王铁牛的家中。

    这是一栋寻常的木质房屋,院子里养着猪和鸡鸭。

    王铁牛正在院子中扫地,他看到秦瑶一行人到来,憨厚的笑了笑。

    秦瑶主动上前,她先表明自己的身份,随后请求道:“我们准备拍摄一集纪录片,记录王铁牛先生的日常工作。

    我们会给王铁牛先生一笔酬劳,希望王铁牛先生能配合。”

    王铁牛憨厚的问道:“你们这个纪录片,会在长安播放吗?”

    秦瑶笑着回答:“这是我们与唐国礼部共同拍摄的纪录片,会在唐国各大城市上映。”

    王铁牛听到这个回答,他直接说道:“这样的话,我一分钱不要,还会全力配合你们拍摄。”

    他用独到的眼光,察觉到温室大棚的利润。

    王铁牛当然也能察觉到,他成功之后,跟风的人会非常多。

    到了那时,必须有独到之处,才能把商品卖出去。

    冬天能买得起黄瓜等蔬菜,必然是勋贵之家。

    这些人非常有钱,他们不在意价格,但十分在意健康。

    他可以在纪录片之中,传达他用健康的方法种菜。

    这样必能得到上层的认可,他也就不需要害怕竞争。

    秦瑶看着王铁牛眼中的狡黠,她根本不在意。

    无论王铁牛有什么想法,她的目的就是拍好纪录片。

    王铁牛答应配合之后,他们就前往蔬菜大棚的所在地。

    秦瑶在路上,给王铁牛一份剧本。

    “王铁牛先生,你就按照自己平常的习惯行事,如果不知道说些什么,可以参考这份剧本。”

    王铁牛低下头,纠结好久才说道:“这个,这个,我不识字。”

    秦瑶无奈,她只能翻开剧本,教导王铁牛。

    纪录片没有剧本,拍摄出来的东西也没有任何起伏,平平淡淡的东西根本吸引不了人。

    他们很快来到蔬菜大棚,玻璃外墙在太阳下闪闪发光。

    现在的时节,唐国这里已经需要穿上毛衣。

    他们走进蔬菜大棚,扑面的热浪吹拂在脸上。

    秦瑶不由自主打了一个喷嚏,她下令摄制组开始拍摄。

    王铁牛进入玻璃大棚,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