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章:金榜题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第五十章:金榜题名 (第1/3页)

    三日春闱,对考生,对陆承启来说,都是一个煎熬。但这又是一个不得不走的形式,国家取士,必须要有规矩,而这个规矩,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科举考试。

    近万人的科考,阅卷也是难事。古时办事效率没这么高,陆承启任命了近百名考官,一同参与阅卷,综合三人意见得出的最终结果的形式方法,尽管带来了公平,可也带来了阅卷难度,阻碍了放榜时间。再加上陆承启要求所有卷子派人誊抄一遍,又调动了近两百名礼部小吏,又浪费了许多时间。

    冯承平虽然贪财好色,但治学还是很有才华的,他从几千张进士策论中,发现了一篇奇文,惊为天人,当即说道:“吾观此卷,可得魁首也!”

    十余日后,经过天灯夜战,近百人阅卷的辛勤,终于挑出了近两百张卷子,送去给陆承启点这科省试省元。若是在正史上的明代,省试第一应称为会元。大顺朝对应历史上的宋代,所用名称,大多符合宋代命名方式。

    在最前面放的,正是苏轼那张《刑赏忠厚之至论》,读过此文的陆承启一眼便认了出来。他不动声色地把全部卷子看过一遍之后,并没有更改礼部预先推出的三甲,毕竟陆承启对古文不甚精通,就不要乱动自己不懂的东西了。但他在意的是苏轼是否第一,他试着问前来送考卷的冯承平:“冯卿以为,哪篇文章应得第一?”

    冯承平一愣,他怕这是陆承启在试探他是否收了钱。天地良心,他冯承平虽然贪财好色,但关乎自身小命的事情,他哪里敢收钱弄虚作假?他小心翼翼地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当以眉州举子苏轼这篇第一。此文清新洒脱,说理透彻,结构严谨,文辞简练而平易晓畅,一改以往浮靡艰涩之风,平心而论,当得第一。但文中尧与皋陶一例,臣不知出处,想是苏举人大才,臣所不及也。”

    陆承启笑了笑,并没有说话。他是看过这个轶事的,知道苏轼在文中所说尧与皋陶一例,是捏造出来哄骗试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