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渔家傲 第十九章塞下秋来风景异(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卷渔家傲 第十九章塞下秋来风景异(三) (第3/3页)

许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儒学大家吧。

    继而想着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办,许多事情,在京城没有办法施展,虽然朝堂上已经换了大臣,可外面的各个县城,穷富差别不大,想要再次建立起平民对官府的信任,很不容易。

    之后的几天,崇祯就在卢象升等二十几名的精兵胡伟霞,晃晃悠悠的四处乱转,偶尔也矗立着一些政务,虽说看似随性,但却未曾有多少错漏,毕竟他只提供大方向。

    再由很变得护卫当成临时的传令兵,吧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传递给杨鹤去执行就行。

    以杨鹤的见识,只需要给皇上写出来的方法,做出适合的填补,然后在交给崇祯批阅,把一些细微的地方,修补两下,结合穿越前的键盘侠超长的眼光,三两下就搞定了。

    最后盖上自己的私章,一份简单的计划就成功了。

    对于杨鹤来说,此时就是个烂摊子,既然皇上已经出手,而且都说的言之有物,自己只需要给出支持就行,

    而其他的平凡事宜,和官员的调动,人家都一反常态的没有插手,也就算不得是越权指挥。

    毕竟大明可是有不少奇葩的皇帝的。

    给自己封为大将军的有,做木匠的也有,还有什么是不可能有的?

    反正杨鹤认为,顺着皇上的意思去办,反正都是小事,错了也能及时改正。

    也正因此,虽说只是短短几天的功夫,整个西安府却是很神奇的有了活力。

    所有的政务不像原来的那样互相重叠,还要互相推诿扯皮,效率低下,还拿不出好的解决办法。

    而那些城内,城外的穷苦大众,也渐渐地被梳理着,发挥出了他们应有的价值。

    “皇上来了,你怎么今天不去外面转悠了?”

    杨鹤忙里偷闲的喝茶时,一抬头发现,喜欢四处视察民情的崇祯,破天荒的来到了他办事的衙门。

    “所有人都忙起来了,我一个闲人,可不能坏了这个气氛。”

    崇祯坐在了一旁的太师椅上,立刻就有人前来上茶,在这位年纪很大的老人面前,他很少摆谱,毕竟有能力,还能够认真贯彻他弄出来的大概框架,比在京城中,打着不走,牵着倒退的黄爌好了不知多少。

    不过他也理解黄爌所出的位置,仙子到底有多艰难。

    只希望那个老头能够撑得住,自己这里的改革,等到他回去。

    “老臣从来都不信有生而知之的人,如今见了皇上,却又不得不信了。”

    杨鹤的眼光很毒辣,有些迂腐却又有自己坚持的底线。

    对于崇祯不是发过来的那些大概框架,一开始还没觉得有什么,等到时间到了,他自然就能从里面看出一些好处。

    以前多少的难题,现在居然轻而易举的解决掉了。

    整个政务流畅的让他有些不太适应。

    而就是这样的流畅速度,让初秋的小麦已经开始种上了,垦荒也已经开始了,其中水利下的力气最大,毕竟如今是在旱灾的范围之内。

    还有赈灾更是一绝。

    把其中的手艺人挑出来做工,然后在把剩下的壮劳力弄去干苦力,剩下的老人带孩子,女人也是搭建了一些纺织厂,还有那个听都没听说过的肥皂厂。

    反正现在是没有一个闲人。

    都在干活,反而四处打架斗殴几乎没了。

    剩下的快速提高赋税,查明人口,建设矿山等等一些列的事情,成了他自己的头等大事。

    虽然其中也有着一些规划,却怎么看着都有些不是很靠谱。

    “生而知之那都是骗人的,只有好学,肯思考问题的人,才是真的人才,要不杨老给我推荐几个?”

    崇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笑着说道。

    杨鹤摇头失笑道:“皇上看看这个。”

    说着从桌子上拿出了一张卷宗递了上去。

    崇祯接过看了两眼眉头一挑道:“洪承畴?”

    此人的名字他真的很熟悉,说是一声将才也不为过,本来一开始他就想着把此人召集在身边,坐一路领兵的将领。

    只是最后还是心理不舒服,才放弃了,先择了卢象升。

    其原因,也就是此人在历史上投降了满人。

    虽然其中的原因也是情有可原,可不舒服就是不舒服。

    现在自己要求杨老推荐人才,却又把洪承畴推到了他的手上,他该说是金子哪里都能发光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