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渔家傲 第十九章塞下秋来风景异(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卷渔家傲 第十九章塞下秋来风景异(三) (第2/3页)

去,此人在他曾经的记忆力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若不是曾经好奇,想要看看大明末期到底有多少气节不亏的人才,可能还真不会记得有这么个人物存在。

    历史上杨镐的四路辽东军战败后,杨鹤推荐熊廷弼、张鹤鸣、李长庚、薛国用、袁应泰等人。

    并且上书分析了辽东军事战败的原因,由于杨鹤的说话太直,受到当时大官的讨厌,大官们打算借别的事把杨鹤赶走,杨鹤于是自己称病离开了。

    正好杨鹤父亲去世了,依律杨鹤居家守丧。天启初年,朝廷起用杨鹤为太仆少卿,又提升为右佥都御史,让他去巡抚南安、赣州。杨鹤尚未上任,母亲又死了,广宁的战事又失败了,魏忠贤因为杨鹤庇护过熊廷弼,把他给除了名。

    说起来此人算是大明最后的伯乐,识人有一套,而且都是有本事的忠臣良将,可惜的就是结局不是太好。

    崇祯一脸笑意问候着,根本就没有半点刚刚还在卢象升面前使脸色的愤怒模样。

    杨鹤心中很奇怪,从别处传来的消息,都在说新皇对待官员有多么苛刻,根本就没有啥好脸色给看。

    此时面对他,可不是这个样子。

    心里的疑惑一闪而过,到底是可以说勉强经历了三朝的元老。

    这么一点城府还是有的。

    “皇上愧煞老臣了。”

    说着就要下跪行礼。

    崇祯瞧着老人颤颤巍巍的动作,心里满不是滋味,说起来这么大的年纪了,原本就应该颐养天年,却还在为大明这个破败的江山,没日没夜的奔波。

    “别,赶紧起来,你我君臣之间不兴这个。”

    崇祯连忙扶起,然后对着身后跟着的王承恩道:“以后李老来找我,不需要下跪行礼,只需作揖就行,另外必须赐座,记下了吗?”

    什么赞拜不名,等等笼络人心的手段,崇祯也是用的出来的。

    而且面前这个老人,当得起他的荣耀。

    杨鹤老泪纵横,衣袖遮掩的档口,再次作揖道:“老臣谢过皇上恩荣。”

    两边跟着出来迎接新皇的大臣们,微微低着头用眼神交流着自己的看法。

    一行人边走边聊。

    说的都是陕西,陕北一带的反贼和饥民。

    匪患闹腾的时间比较久,却还不成气候,本就没有粮食,走不出这块土里刨食,贫穷的地方,也就没有战争潜力。

    历史上本是可以很富饶的地方,如今却只见到了破败。

    他太清楚官僚的本性,若是西安府真的有多余的银子,迎接他的规格绝对还会在提上一个台阶。

    只是他不是很确定的就是,这些热是在他身边装成这样的,还是真的很穷。

    现在他的疑心病真的很重了。

    也再次理解了那些做皇帝的人,为何都是绝情寡欲。

    只因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够从纷乱的局势之中看清,谁是自己人,这一点在狠得很重要。

    府衙打扫的很干净,招待他的那些下人们,也都一个个给的面黄肌瘦,若不是走了一路查抄了不少富户,自己带的粮食还够吃。

    他的两千名手下,很难安排了。

    “杨老,这陕西是真的够穷啊。”崇祯无奈的问道:“一穷二白,这样子其实也好,不用顾及什么,只要能够调拨到粮食,想来很多事情都能展开。”

    “是真的很穷,连年天灾耗尽了西安府的最后一点元气,老夫日以继夜的想办法,都没有解决所有人吃饭难的问题。”

    杨鹤苦笑道,特几乎所有的经历都用在了这个上面,却还是没有好转,就是现在整个西安一带,还有许多官员,联丰路都发不出来。

    如若不然,有怎么可能让反贼得逞。

    “其实只要有粮食,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麻烦,这些我已经让人在一些产粮富足的地方收粮了,还是先开仓赈济灾民,才是消除匪贼的根本办法。”

    崇祯坐在府衙的一处花园中,瞧着已经枯萎了的荷花接着又道:“告诉外面的那些人,三日之后,我们要兴修水利,翻修新城,修桥铺路,干活就给吃的,并且还结算工钱。”

    杨鹤早就看到了皇上来时,拖着的几十辆大车,粮草不缺,银子想来也不会缺。

    “既然如此,老臣现在就去准备。”杨鹤躬身行礼之后,就匆忙的往外走去,他已经等不及想要传播这个好消息了。

    看着杨鹤急匆匆的样子,摇头失笑,心中暗道: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