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章 全面开花正红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7章 全面开花正红火 (第2/3页)

运输,二是进行加工过的可以提高价格。

    诊所里同样也希望购买这样的药材,可以直接抓药了,不必进行二次加工。

    那个私人收购点见带包装的药材比不带包装的药材盈利要多,他也改换了销售策略,采用麻袋包装。

    麻袋的需求量大增,致使石昌县东南部那几个编织麻袋的村庄,去年积压的全部售完之外,今年他们也四处收购陈麻,编织麻袋的原料供不上了。已经有人开始计划明年要扩大 麻的种植量。

    造纸作坊的生意一天好过一天,现在的规模与去年相比又大了不止四五倍,作坊主手下的工人达到上千人,附近几个村庄差不多的青壮劳力都到他这里打工来了。

    人们发现务工所挣的钱要比种植粮食收入高许多,就有人不愿种地了,而把地私下里租赁给了别人。地还是要种的,每年都要交粮税的。

    这种情况不但在石昌东部有,其他地方也存在类似的情况。针对于此,李秀娥专门下了一道旨意,民间可以进行土地租赁,但仅限于种植和养殖,地税由原主上交。

    这样反倒调动了愿意种植土地农民的积极性,一家可以种植几十亩,甚至上百亩。这得归功于现在灌溉农田有了便利条件,甚至有人在浏水河两岸向南向北进行开荒,扩大种植面积。

    对于此种情况,李秀娥同样出台激励政策,与那棉农同等对待,自我开垦出的土地收成归家庭所有。

    此外,朝廷还供给免费的农具和粮种支持。

    这一系列扶植优惠政策的实施,虽说种地的人在减少,但是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却在扩大。又因采用了西部大成国的优良品种,今年大滕国的粮食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丰收。

    初步估算,粮食产量比往年提高四倍左右,完全能够满足全县百姓的温饱需要。

    农民手里粮食多了,存储成了大问题,存储不好容易发潮、霉变、生虫,导致大量粮食浪费。

    鉴于此,李秀娥责承农部,本着自愿的原则,大量收购民间余粮。在石昌县城西部再建一个国家粮库。这些粮食可以投放市场,供给工人、教师等非农人员,以及牧场的精饲料所用。

    农部粗略算了一下,即便是这样也消耗不掉一年的粮食。

    李秀娥提供了新的深加工思路,富余的粮食可以用来酿酒制作酱油。

    说到酿酒,石昌县有自家酿酒的传统习惯,每家每户都可以做一些,那酒糟可以当做早点食用,男女老少都喜欢吃。

    只是当地做出来的酒味道比较淡,酒精度低,品质不太高,价格比较便宜,利润特别低,也就没有人愿意大批量的生产。

    上一世李秀娥在高桥镇时有一家酒厂,那酒厂所在的位置大概就是现在新建粮仓附近,造酒所用的水不是浏水河的,而是来自西北方向的那条无名小溪。

    只有这一个地方的水源酿出来的酒味道香郁醇厚,在当地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还走出了国门,创收了大量外汇。

    李秀娥下旨,就在粮仓附近建造一个小型酒厂,毕竟粮食还不是特别的富裕,恐怕酒厂一开工粮食就不够用了。

    当这个酒厂的酒酿出来之后,便受到了空前的好评,很多人都不再自家酿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