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章 全面开花正红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第37章 全面开花正红火 (第1/3页)

    就在小雷霆出生的这一年,也就是昭兴二年,大滕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基础建设方面。新办公区除了王宫之外,像官员府邸,御林军兵营,还有部分居民住宅都已建成。

    众官员不在县衙里挤着办公了,搬进了新的办公楼,各部单元独立,又有共用前廊,方便相互往来沟通。

    石昌县原先的那帮衙役又搬回了县衙。由于王宫还没有建成,李秀娥朝见文武百官时还是暂时借用县衙。

    新任的文武官员分配了新住宅,太安府前院便腾了出来。

    薛氏一家也搬进了属于自己的庭院。

    太安府中间的隔墙拆掉了,恢复了之前的布局。

    守卫太安府原先是由御林军负责的,现在改由女子别动队专门护卫了。

    特别是第一期训练成绩优异的,在李秀娥的授意下,小翠把她们安排在了太安府前院,巡逻值勤之余,就住在那里。

    马乘风所率领的御林军也不必在野外扎营,全部搬进了新营房,只是在巡逻值岗时才到旧王宫。

    更让马乘风感激涕零的是,就在新住宅区,李秀娥专门预留了200套新房子,哪位军卒想成家就分他一套房屋。

    这个政策一落地,就有人跃跃欲试,纷纷托人说媒,县城里的姑娘说不上,哪怕在农村找一个他们也情愿。

    只是御林军营里的纪律比较严格,把新娘子娶到家来,却不能天天守着,即便是近在咫尺。这让那些新婚的军卒感到有些无奈,随之传出了许多怨言。

    为此李秀娥专门出台的一项规定,新婚士兵一个月可休假一次,每次三天。这样既有利于照顾这些军卒的情绪,也能保住新婚家庭。

    而乡下各村的危房,由乡镇牵头,重点都进行了修葺,最起码要保证居民的安全。

    浏水河沿岸十几个大水车昼夜不停地旋转,油坊磨坊里面总有人在忙碌着。

    在长桥村东部新建了一个大型棉纺厂,将今年收购上来的棉花全部集中到了这里,招收了一批工人 开始做皮棉,纺纱,织布。

    那棉籽送到油坊榨油。

    说到榨油,今年花生和大豆也收获了不少。百姓餐桌上又多了花生油和大豆油,改变了以往单一菜籽油的状况。

    关于长桥村的建设,滕王亲自设计了一座木桥,这是事先按照李秀娥的要求,两个人在河边商定的。裘开物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设计出了桥梁模型。

    基于当前的水泥钢筋主要用在了建设新办公区,以及住宅楼等方面,供给有些紧张,这建造桥梁的工程便向后推迟了,计划来年开春之后再进行。

    沙水镇的药材今年比往年收购的量要大得多,那一家私人批发站没有足够的实力全部收购。在薛仕的建议下,由商部专门设置了一个收购点,这才让沙水镇的药农将手中的药草全部出了手。

    之所以今年药草会大丰收,这还得益于薛仕的培训指导,选用了比较优质的药材品种,再加上有了几台水车,远一些的土地都能浇灌,那药材自然长的比往年要好很多。

    收上来的药材也有了包装,将晒干的药草加工切碎,装入麻袋,那些药贩子们更喜欢买这种加工好的。一是方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