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章、解析《哥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7章、解析《哥猜》 (第3/3页)

份,递交给东大数学系熊庆来先生亲传弟子、知名数学家郑庆荣教授手中,请他斧正的同时,也算是给学校一个交代,否则一旦论文发表了,校方却无人知晓这个来自本校学生的成果,他就有些失礼了。

    之后,他通过邮件,将编译成英文,并严格按数学论文格式的论文,向《数学年刊》投稿。

    《数学年刊》是普林斯顿大学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主办的专业数学期刊,和德国的《数学发明》、米国的《米国数学会志》以及瑞典的《数学学报》并列为数学世界四大权威杂志。

    这四大杂志在数学界的地位就好比《自然》和《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一样。华国在这四大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总数不超过三十篇,其中独立完成的甚至不到十篇,这还是前世2019年的记载。而这个时候,华国发表的论文不到一手之数。所以,在这四本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的难度可见一斑。

    这几个顶刊不仅不支付稿费,还要收取1000多米金的审稿费,这也是学术霸权的一种体现吧。

    为了投稿,他查询了这个世界顶刊的信息,了解到这些资料后,马由还是心生酸楚,华国强盛的道路还很漫长呀。

    《哥猜》论文递交出去后,他总算轻松了一点。完成了一个阶段性的小任务,还是有一点成就感。

    稍事休息两天,期末考试如期而至,他又奔波在各个考场,为学分而奋斗。

    两周过去,他完成了80%本科学分的考核。计划下学期开学,利用其它挂科同学补考机会,最终全部获取剩余基础学分。

    1994年1月9日,寒假前两天。《数学年刊》编审和同行审查委员会,认可了马由的《哥猜》论证,并全文发表了马由的论文。

    《哥猜》宣告攻破,国际数学界为之一振。

    华国人彻底论证了《哥猜》的消息传回国内,立刻成为了轰动性新闻。且这个世界难题是被一位不满16岁的少年大学生破解,就更具话题性和新闻价值。

    班级辅导员带着几位从京城赶来的国家报刊记者,来到马由租用的宿舍里采访,看到房间里堆满了数学书籍、资料和各种练习草稿。只有吃饭的茶几边尚可落脚,其他地方全部被电脑、书籍等占据,没有一点立足空间。

    这个场景,也直观让记者们惊叹,这位全国高考状元真不负盛名呀、聪明但更勤奋。

    记者采访后,把亲眼所见的场景拍摄了照片,撰写出一篇新闻搞,发布在国家级媒体《光明报》上,其他许多国家级、省级报刊,也及时进行了转发。

    马由这位天才少年,终于再度出现在全国大众面前。也引来了多所大学教授的青睐。

    同城的金陵大学试图捷足先登,由一位副校长亲自带队,以他们学校更擅长数学领域为由,期望说服马由本科毕业后,转考金大数学硕士、博士。

    东大校长也不甘失去这位少年英才,亲自找到马由,承诺下学期学分完成后,只待毕业论文答辩,便可破格录取他硕、博连读。且专门给他介绍了具有丰厚历史底蕴的东大数学系,其历史可追溯到一九二一年。当时,著名数学家熊庆来先生从欧洲学成回国,于一九二一年秋首创东大算学系,任系主任。

    马由不好谢绝,便支吾着答应会首先考虑本校读研,不过,他还是坦率地表达可能要出国深造的意愿。但保证,若留在国内继续深造,第一首选还是母校东大,这让校长满意而归。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