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回 忌红之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第二十回 忌红之谜 (第1/3页)

    秋闱中式的士子,虽被报子们尊称为“老爷”,实际上只能算是初步具备了入仕的资格,若要成为真正的“官老爷”, 还须经过会试登科之后方可授官。因此,“会试”才是“田舍郎”们登临“天子堂”的龙门之跳。

    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的会试,时间定在乡试次年的二月初九。故此,与陈文祺相约一同赴京的翁隽鼎,于元宵节这天就来到了陈家庄。

    新春佳节又逢同年到访,陈文祺以及陈瑞山夫妇自然特别高兴,特地邀请族中大佬陈南松、陈文祺的启蒙恩师陈仰山等人,盛宴款待翁隽鼎。

    入夜,陈家祠堂前的广场上张灯结彩,陈姓族人按照传统习俗,元宵之夜照例要在此处唱戏舞龙、赏月观灯。

    翁隽鼎随同陈文祺一道,来到陈家祠堂,这里早已人声鼎沸、热闹非常。老人们彼此祝福,青年人互相谈天,姑娘着装争奇斗妍,儿童嬉戏雀跃其间,虽是家族聚会,却丝毫不比寻常县城的庙会逊色。广场之中,既有正规班子演出当地流行的黄梅戏,也有族人一展身手临时凑趣的杂耍,最为引人注目的当然非舞龙灯、彩莲船莫属了。

    “彩莲船哪——”

    “哟哟。”

    “两头尖哪——”

    “呀嗬嗨。”

    “妹坐中间——”

    “呀儿哟。”

    “帅哥牵哪——”

    “划着——哟哟,呀嗬嗨,帅哥牵哪——划着。”

    划船的青年每唱一句,周围观看的人们便 “哟哟”、“呀嗬嗨”、“呀儿哟”的齐声响应,祠堂前欢歌笑语一片。

    手摇破旧蒲扇、跟在彩莲船尾插科打诨的丑角,认得陈文祺身边的翁隽鼎是将要进京赴考的客人,一把将他拉到彩莲船旁边,划船的青年开口便唱:

    “彩莲船哪——”

    “哟哟。”

    “四个角哪——”(鄂东方言,“角”的发音ge)

    “呀嗬嗨。”

    “恭祝客人——”

    “呀儿哟。”

    “再登科哪——”

    “划着——哟哟,呀嗬嗨,再登科哪——划着。”

    翁隽鼎窘得面红耳赤,连忙向四方众人作揖,恭贺新年。

    陈文祺领着翁隽鼎四处观赏,信步中走到广场一角的灯谜处,只见这里灯笼高挂,宫灯、纱灯、吊灯应有尽有,上绘的人物、山水、花鸟、鱼虫栩栩如生,每只灯笼的缨子上挂着一张小纸条,上面有一条灯谜,如有人能够猜出,便摘下纸条,到主办处说出谜底,领取赠送的点心或小饰品。

    翁隽鼎一路走来,一直有点说不清的怪异感觉,这时看到这里的灯笼,黄的绿的、蓝的、紫的五彩缤纷,唯独不见民间最为喜爱的红色,灯笼下面飘动的缨子也不是通常那种红色的流苏,这才清楚怪异的感觉在于颜色。他四下一望,果见人们特别是女子虽然新衣新鞋,靓丽多彩,却无一人着红色衣着,甚至女子头上系扎的也绝无红绸丝带。

    翁隽鼎忍耐不住心里强烈的好奇,悄悄把陈文祺拉到偏僻之处,说道:“陈年兄,在下有一事相询,又怕涉及贵家族的隐私,不知当问不当问?”

    陈文祺笑道:“翁年兄但说无妨。”

    “在下只是随口一问,如果事关贵家族的秘密,陈年兄不必为难,只当在下没说。”翁隽鼎还是慎重地加上一句。

    陈文祺点点头。

    翁隽鼎犹豫了一下,没有直接相问,指着高高悬挂的灯笼,隐晦地说道:“陈年兄请看,贵庄的灯笼似乎与别处的灯笼不大一样呢。”

    陈文祺一听就明白翁隽鼎要问什么,就直接把他要问的话说出来:“翁年兄莫非要问怎么没有红色的灯笼?”

    “正是,正是。不仅灯笼,好像贵族族人都不穿红色衣衫的。这是为何?”

    陈文祺正待说话,忽见本庄几个少年嘻嘻哈哈簇拥而来,对陈文祺说道:“文祺哥,您是大解元、大才子,请您帮我们参详参详,让我们去讨个彩头。”

    “你们这群五郎神儿,个个喝得酒气熏天的,有什么事要‘参详’的?”陈文祺笑着骂道。

    鄂东民间都把五通神叫做“五郎神”,虽然传说的五通神名声有点不好,但当地的大人对喜欢成群结队嬉戏打闹的小孩,常常用带有溺爱的口吻称呼他们为“五郎神儿”。

    “喏,就是这个,想破脑壳都想不出来,我们就想到您了。”几个少年手上捏了两张纸条,原来是灯谜。

    陈文祺一来怕冷落客人,二来想试试翁隽鼎猜谜的本事,就指着翁隽鼎对少年们说道:“平日只知玩耍快乐,这时‘书到用时方恨少’了?喏,眼前这位便是师傅,你们向他请教吧。”

    翁隽鼎知道陈文祺的心思,不等少年们开口,伸手接过他们手中的纸条,向陈文祺说道:“在下先来猜猜,实在猜不出的话,再请陈年兄指点。”说完打开一张纸条,就见谜面只有一个字“回”,提示“打一四字常用语”。

    翁隽鼎略一思索,便对众少年说道:“这个灯谜的谜底是‘格外大方’。”

    众少年见翁隽鼎似乎想也没想就猜出谜底,心生佩服,不过还是有些疑惑,一个“回”字,怎么就是“格外大方”呢?

    翁隽鼎看出他们似乎不信,补充说道:“你们看啊,这‘回’字是一大一小两个口组成,‘口’也可看成一个方格,小格外面大方格,岂不是‘格外大方’?”

    众少年听罢翁隽鼎的解说,这才叹服。

    再看第二张纸条,上面写着:入门尽是弹冠客(猜一字)。

    翁隽鼎怕直接说出谜底众少年不解,便详细地说道:“‘弹冠’要取下帽子,“客”取下帽子便是‘各’,‘入门’便是门内,故尔此灯谜的谜底是楼阁的‘阁’字。”

    众少年大喜,忙要回纸条,跑着要“彩头”去了。

    对于翁隽鼎的敏捷文思,陈文祺心内也是赞叹不已,无怪乎乡试能进“五经魁”,的确不是空有其名。

    众少年走后,陈文祺主动接起打断的话题,对翁隽鼎说道:“翁年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