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七章 驰道利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七章 驰道利弊 (第2/3页)

    内阁大学士们倒是可以清闲一点。

    朱祁镇选择这个时候,也是故意的。

    这四个名额久久不决,朱祁镇其实在看下面的风向,或者说朱祁镇要下官员看清楚风向。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人得到提拔,从来将推行变法,向皇帝靠拢就能得到提拔的概念植进大明官员的脑海之中。

    毕竟,朱祁镇有多少想法,真正做事的人,还是天下百官。这一次内阁补选,就成为一次显示朱祁镇意志的吹风会。

    其中内容,无非朱祁镇授意一些,将一些声望很高的官员,推举上来,然后朱祁镇拖延,然后否决。进退之间。然后选拔这一次,辟雍之会之中立下功劳的大臣,如陈文,徐有贞,王恕,丘濬,商辂等等。

    当然了,陈文,徐有贞已经近乎板上钉钉了。

    但是丘濬,王恕,商辂几个人资历来稍稍浅薄了一些。

    这种风暴在京师酝酿的时候。

    于谦已经离开了京师,于冕留在京师侍奉太子。跟着于谦离京的只有于谦的义子于康。

    他们先乘坐驰道的马车,不过半日就从北京到了通州。

    按理说,从到了通州之后,就能改乘船只,通过运河南下,但是于谦依旧乘坐驰道的马车。无他,于谦虽然听说过驰道之能,但是真正乘坐却没有多少次。

    他虽然已经决定致仕,但是内心之中,还是关心国事的,特别是他从西北回来之后,建议朝廷先修从西安到轮台的驰道。

    他也担心,此事有害于百姓。

    于是乎,他在一次驿站下车之后,找了驿站之中一个民夫给了几个大钱,问了一些话

    这民夫见于谦身边不过三四个老弱妇孺,只有义子于康两三个年轻伴当。

    只当是一户普普通通的官宦人家,自然没有隐瞒的意思。

    于谦问道:“这驰道来了,可有好处?”

    这民夫自称三十多岁,但是满脸皱纹,头发虽然没有发白,但也枯黄的如同干草,说道:“是有好处,之前缴纳赋税,都要运输到了边关的仓库,要运好几百里,而今只需运到驿站就行了,就在那里?”

    这民夫一指,于谦顺着看过去,却看见一排排的库房。于谦做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地方官,不用进去看,直看外型就知道这些房子就是粮仓,当然了,至于里面有多少粮草就不知道了。单单看库房的规模,大概能容纳一两万石粮食。

    北方一个县的夏秋两税大抵就这么多,当然大县小县有所不同,与江南重赋是没有办法相比的。

    其实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