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谏墨门主不可让天下三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谏墨门主不可让天下三论! (第2/3页)

后的生死相要挟,他会不会屈服?我的观点是,不会屈服,但他会设法营救。不知道小布衣有没有看过《大唐双龙传》,如果他看过的话,当知裴矩此人,就和邪王石之轩一般,当事不可为、大局已定时,断不会干焚琴煮鹤之事。唯一可虑的是,裴蓓去江都了,婉儿也借故离去了,若是她们失手被擒,小布衣会不会心神大乱出昏招?

    还有就是小布衣身边的隐患,知人知面不知心,胖槐这些跟随他多年的伙伴会不会被人利用?我的猜想是,有这个可能。但胖槐骂街,很可能是两人合演的一曲戏,关键要看墨大怎么布局。孙少安董大人很可能是裴矩安插在小布衣身边的卧底,但孙少安很可能临阵脱逃,应该不会真刀真枪对小布衣下手。

    再还有就是部下的忠诚度,其中又数李靖、徐世绩的忠心最为重要。李靖是小布衣的二哥,又是他的兵法老师,如果连李靖都反叛,我想世上也不存在所谓忠义了。徐世绩是孝子,他得小布衣器重,方能一展抱负,想来也不会干那种背后放枪的事,除非他是裴矩布下的棋子,但这种可能性实在太小。

    回过头再看小布衣的变化,我觉得现在的小布衣,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小布衣了。久居高位,大权在握,就算神仙也难免会有变化,何况凡夫俗子小布衣?从人性出发,现在的小布衣就算还保持着良心和底线,但大是大非面前,若是情义难两全,我估计他还是会舍情而取义。

    第二变,大势变。

    从天下大势看,李密、王世充好阴谋而无根底,败走已成定局;李阀薛举激战关中,东顾无闲;窦建德忙于整肃河北,裴矩远在江都,都是鞭长莫及。河南中原之地,尽入小布衣之手可以想见。

    中原一统后,小布衣便成群雄之首,声威隆到极处,但也险到极处。因为他已成四方诸侯的眼中钉,谁都想取而代之。

    首先第一个危机当来自李密和王世充。三雄东都之战,小布衣即便取胜,也必然有伤元气,如果不能挟胜巩固成果,胜亦等于惨胜。首先东都内部,那个礼部的元大人想来是小命不保,但董大人和孙大人却要刀下留人,恩威并施,方能使群臣信服,天下归心。其次李密败亡后,秦琼程咬金等名将绝不能放手,一定要收至帐下!如果能收服这两员虎将,再想办法招纳观望的单雄信、孤傲的罗士信,加上那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尉迟敬德,这天下将帅,不说尽入彀中,也差不多有十之七八了吧?那时李世民还能拿什么来争?

    第二个危胁来自裴矩。

    小布衣是得裴茗翠之助才有今天,如果能再次得到裴茗翠的指点,裴矩实不足为惧。不过身为人女,就算援手,裴茗翠亦不会出力太多。

    其实就我等局外人看来,裴矩虽然可怕,但其实有两个致命的弱点。其一,他身为杨广宠臣,杨广三征高丽,出主意的就是他;他经营西域多年,虽有建树,但西域并不平静,突厥为祸不远;杨广穷奢极欲,他不思进谏反无耻邀宠……如果小布衣能抓住此点大做文章,裴矩民心尽失,群臣也不会站在他那一边,就算他再有能耐,也掀不起多大风浪。其二,他另一身份是太平道道主,他使尽阴谋诡计,图谋大隋江山,无非是要实现心目中的太平大道,但太平大道究竟是什么,他似乎是只如其一,不知其二,甚至还不如袁天罡、昆仑。小布衣若能以此点入手,以天机身分与他论战一番,让他明白什么才是太平大道,裴矩就算口头不承认,内心必然意兴萧然,如此,伴随符平居所来的一切危机,不攻自破。就算小布衣宅心仁厚,不拿这两个弱点说事,裴矩也不可能成事。自古只有阳谋兴国,不见阴谋夺国且兴旺者,裴矩立身不正已非一两日,骤然起事如何使臣下信服?他不是曹操,就算借杨广之死另立新君,挟天子以令诸侯,但由江都再往东都,由东都再统天下,其过程何其之难?终究不免竹篮打水,徒增笑料。

    第三个危胁是李世民。

    历史上的唐太宗,千古帝王无人能及,不必多言。虽然现在的李世民多半已凑不拢他的天策府,但得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之助,仍旧会脱颖而出。可李世民上面还有老爹和大哥,很多事情还轮不到他作主,这争天下……就目前的形式看来,我真不看好他。

    撇开个人的视角,李阀击败薛举一统关中,时间应该和小布衣击败李密不相上下。如此一来双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