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节 让人窒息的三天 (第2/3页)
少人会在战争爆发的情况下,报名参军,去其他国家作战,这谁都无法保证。
调往法国的这20万精锐英军,也没有直接开赴前线,而是接替法国軍队,在法国北部沿海驻防,很显然,英国人并不是很请愿为法国人流血牺牲,他们只打算维持后方安全,让法国人可以抽调更多兵力去拼命。
同时英国开始在海外募兵,不过这些軍队没有任何调往欧洲的迹象,因为英国的殖民地舰队,早就已经调回欧洲,连护航都没有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贸然运兵的。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中国动向不明。
战前中国信誓旦旦,跟德国同盟关系到期后,不会延长,不会重签,也不会干涉欧洲战争,同时又保证,在同盟关系到期之前,中国还是会履行同盟义务的。但战争就在中德同盟结束前一刻,爆发了。中国会怎么选择,如果他们选择履行义务,可是他们并没有立刻向英国或法国宣战,现在时间已经过去;如果他们不愿意参战,也没有声明中立态度,没有给不履行义务寻找理由。战争爆发二十四小时之后,中国一直都没有对战争表态。
中国不表态,这是最让英法甚至德国感到煎熬的情况。中国人没有宣战,英国就不敢主动实行计划,否则中国就能占据舆论优势,一旦本土加海外八亿中国人的民族仇恨被激发,这比先下手为强抢占的先机可能危险更大,英国不愿意让自己陷入不利的舆论境地,因此绝不会主动对中国宣战。法国则极为担忧中国会从陆地上支援德国,那意味着难以想象的兵员优势,已经感到人力枯竭的法国,此时深刻感受到了人的制约。
就是德国,也非常的焦虑。哪怕他们的大使不断跟中国沟通,而每一次中国外交部门都表态会履行义务,并且明确表态,目前的情况,是符合中德同盟条约规定的情况的,中国负有无可推卸的义务。但只要中国一日不参战,就存在变数。中国的政治状态十分复杂,各种力量制衡基本形成,但却没有英国那么清晰。
中国的议会中,反对战争的势力很强大,舆论也不支持战争。以文人士大夫为主的中国统治阶层,虽然跟他们古代的祖先相比,已经改变了很多,视野宽广了很多,但依然是一个相对保守的阶层,跟其他国家的统治阶层相比,他们对外界的兴趣不够大,缺乏扩张的兴趣。尤其对中国之外,并且对中国不具有直接威胁的情况,漠不关心,不太愿意介入外界事务。
另一方面,中国扩张的已经够大,即便以中国的人口基数,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也很难迅速消化完所得到的利益。这种情况下的国家,除了极少数类似俄国这种扩张成性的帝国,否则一般都会产生孤立情绪。
第三方面,代表底层利益的工会势力日益强大,从工会最先在英国开始成为一股政治势力开始,他们就是反战的,工人组织从一些精神导师的理论中得到了一个教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