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一十二章:昭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一十二章:昭义 (第2/3页)

继承人的心思,但都被他理智的镇压了。

    但也正是这份愧疚,让他对袁尚的喜爱与日俱增。

    每一次他在外征战,他都会让袁尚的母亲刘姬写信给他,告诉他袁尚这些日有没有好好吃饭。

    而他袁绍自己则会写更多的书信,包括教导刘姬如何照顾孩子,告诉她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

    甚至他的书信中,都详细到袁尚有没有喝奶,找的奶娘是不是足够丰腴多汁,让刘姬务必保证袁尚奶水充足。

    袁尚也正是在这样的关心中,茁壮长大。

    但袁绍的关心却并不见少,甚至很快就超过了他对于战事的关心。

    那时候,正是他打江夏之战最重要的阶段,黄祖在江夏城一直死守,袁绍在城下已经打了半个月了,而刘表集结的大军很快就要赶到。

    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袁绍接到了从后方寄来的书信,那是刘姬告诉他袁尚病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袁绍心急如焚,当即就要将指挥权交给自己的外甥高干,然后赶回汝南。

    最后要不是高氏兄弟死死拽住袁绍哀求,没准袁绍真的就干出这样的荒唐事来。

    之后,黄氏顶不住压力和袁绍媾和了,但此后袁军上下都明白,以后万万不能让主公接收到后方的书信了。

    而从江夏回来后,袁绍又要赶赴京都,这一次他带上了袁尚,所以也再没什么思子之苦了。

    除了动不动让袁军宿将们跪拜袁尚,袁绍总体来说还算稳定。

    可是,此时的袁绍看着懂事的爱子,想到后面就要送他去汝南,他又心如刀绞。

    他多么想将袁尚留在身边啊。

    此时,袁尚也感受到父亲的目光,忙转头过来,问道:

    “大人,儿骑马骑得不好吗?”

    他以为自己骑马的姿势让袁绍侧目。

    袁绍回过神,笑道:

    “没有,尚儿骑得很好,为父在尚儿这般大的时候都不及。”

    这其实是袁绍瞎说了,他当年是一等一的走马少年,那马上之术不论是用在哪里,都令人叫绝。

    袁尚不知道这些,听得父亲的话,露出了憨直的笑容,然后问道:

    “那大人是看儿什么?”

    袁绍摇了摇头,心头温暖,温和说道:

    “无事,就是想问你如何看今日为父做的事。“

    袁尚听了这话,理所应当道:

    “父亲做得自然好,背叛我们袁家的都该死。”

    袁绍笑了,他招了招手,示意袁尚近前。

    袁尚利落下马,快步走到父亲的面前,仰着头看着他。

    袁绍摸了摸小儿子的头,笑道:

    “尚儿,以后这种话不用说,你且记得为父今日教你的一句话。”

    袁尚认真在听。

    随后袁绍语速缓慢,说着:

    “为上者,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尚儿,你说再多也不如你做一件,做得多了,你纵然不说别人也知道你的威信。所以,立威而不是多言。”

    袁尚点头,似乎是有所察觉一样,他疑惑地问着父亲:

    “大人,你不和尚儿一起回汝南吗?”

    袁绍慈爱的摸着袁尚的头,悠悠说道:

    “等为父打完这一仗就回去,到时候为父再教你为上之道。”

    但袁尚却大声打断了袁绍,认真摇头:

    “尚儿才不要听什么为上之道呢,父亲就给尚儿多讲讲战阵之事,尚儿喜欢听这个。”

    袁绍哈哈大笑,捏着袁尚的脸颊,连说好好好。

    一时父慈子孝,天伦有乐。

    ……

    不论袁绍用了什么手段,也不管和豫州豪势的关系有多恶劣,在结果上,袁绍总体完成了豫州的支前工作。

    通过广泛地调动治下的资源和修建粮站兵站,袁绍在整个四月剩下的时间里,修建了一条从豫州一直到大谷关前线的兵线。

    如此,袁绍也为后面的大战做好了准备。

    而与此同时,泰山军在集结到嵩山北麓一带后也没有仓促南下与袁军决战,而是在河洛盆地之间修建攻势,不仅是在大谷关这条件,伊阙关一线也同样加强了防备。

    显然泰山军那边也是知道袁术这边的骚动的。

    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