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3 册立东宫 (第3/3页)
有时不我待的感慨,尽管也深知劳逸结合的道理,但总归还是在将民力进行高负荷的使用。而如果他的继承人也以他为榜样,并且以超越他的功业作为目标,那对整个天下而言,未必是一件幸事。
“儿子遇到疑难,需要请教父亲,这怎么能说是滋扰?只不过你耶也难次次都给你及时恰当的回应,甚至未必比得上你对人对事见知更深。你既然是一个主事之人,群徒都仰你决断,但如果你迟迟都没有决定,难免就会人心涣散。所以该当做出决定的时候,那就不可犹豫,哪怕做出的决定并非最好,也胜过了犹豫不决!”
还是那一句话,南川这一场叛乱解决不难,但用怎样的方式去解决却能直见本心。李晋在面对僵持的局面,又承受了父亲所施加的巨大压力后,仍然选择比较稳妥的方式去解决,情绪之稳定已经超过了许多的成年人,而所展现出来性格中的宅心仁厚与兼容并包,更是让李泰深感满意。
这样的一个继承人,对他而言要远比所谓的个性鲜明、天纵奇才要更满意得多。无论是作为一个帝王,还是一个父亲,在经过此事之后,李泰心中那种对儿孙前程的忧虑都消散大半。
这会儿他也不再吝啬对儿子的夸奖,轻抚其背笑语说道:“生人各有际遇、各有使命,此番西巡回望故国,于此感触尤深。当年祖辈事业败坏、远渡流沙、立国荒碛,与今富有四海、囊括天下不可相提并论。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前人俱不如我,当年流亡关西,皆因郡望族名受人见重,遂有后来之事,若无前人,何来你我?我父子同样如此,我为开创,儿为守成,若各于此道有所建树,则我父子便可并称完人。俗人窃论父子孰强,此皆不必理会。”
“阿耶的教诲,我一定铭记心中,绝不忘怀!”
李晋在认真听完父亲的话之后,便又点头认真说道,旋即便又不无期冀的问道:“阿耶当真觉得我能与阿耶并称完人?”
李泰闻言后便翻个白眼,笑斥道:“能或不能,在你力行,亦皆我身后余论,生前如何答你!”
“儿不是、我……阿耶万岁千秋,永无竟时,我、我不做这完人亦可!”
李晋听到这话顿时一脸窘迫,连连摆手说道。
李泰见状后便又大笑一声,见他不再像刚才那般情绪低落,于是便也不再浪费时间,拉着儿子一起走出营帐,各自上马返回长安,参加太极宫中早已经准备妥当、庆祝师旅凯旋的宴会。
南川战事了结,时间也进入仲夏,李泰也并不急于即刻开展其他的事情,而是借着征师凯旋、同时诸蕃君主仍然在朝之际,于华夷群臣共同见证之下,正式的册立皇长子李晋为皇太子,并且亲自主持皇太子加元服,而后便是组建东宫官署幕僚,使得大唐储位不再空悬。
等到这些事情忙完之后,等到这些事情告一段落,时间也已经进入到了下半年。又有一桩筹划多时的事情被提上了日程,那就是整改天下州郡行政单位。
之前乱世纷繁、三国并立,天下州郡设置也是繁杂无比,各种侨置、两头州郡名目繁多,既不利于统治,同时也容易滋生地方奸邪。像是齐主高洋在位时期便曾裁撤过境内一些州郡,但是像淮南等地却又为了拉拢当地豪强而增设许多州郡,并以州郡官职来分授豪强。而且河北各地也因官员食干封邑等问题,使得州郡名目仍然比较混乱。
之前朝廷为了便于管理,已经进行了一部分州郡的裁撤整改,但也并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系统性改革。如今外部形势稳定,内部民生也在井然有序的发展,是时候将地方行政编制整改的更加规范一些,同时进一步压缩地方豪强世族垄断乡势的余地。
李泰刚刚结束一场西巡,身体和精力都有些疲惫,而撤销郡治、整并诸州又是非常繁琐、需要细致用功的事情,于是他便索性打发新立太子的儿子李晋汇同门下侍中王松年、尚书右仆射郑道邕以及户部尚书薛善等前往洛阳主持此事。
同时有鉴于之前南川豪强因编户均田一事而兴起叛乱,此番撤郡并州必然也会在给河北、山东等地乡势秩序早成不小的冲击,而遗留在了辽东那个北齐残部的隐患也到了该要解决的时候。
为免他们内外呼应继续为乱,于是李泰便又下令李穆汇同幽州李和、营州贺若谊等部一同进击辽东残齐。同时为免这些残齐武装势力继续逃窜,李泰又下令突厥可汗摄图引军于漠南配合,光州刺史羊鹍则率领水军横渡渤海湾,截断残齐东去出路,势要将之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