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汉蒙八旗资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满汉蒙八旗资料 (第3/3页)

九年(公元1635年),

    皇太极编定内外喀喇沁壮丁共16953人,从中选出7830人,以此为基础,合以原来左右两营蒙古兵丁,合而编为8个旗,即蒙古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

    皇太极分别任命阿代、答赖、恩格图、布彦代、伊拜、苏纳、吴赖、扈什布为固山额真(旗长)。

    八旗蒙古的政治地位与八旗满洲基本相同,其组织形式和内部机构也与八旗满洲基本一样,

    只是甲喇和牛录的额定数量较少。规定每旗下设两甲喇,每甲喇下牛录数目不等。从此,

    这支以喀喇沁蒙古人为主体的军队成为清朝所倚重的直辖军队之一,

    为清朝入关立下了汗马功劳。随后,它又随同八旗满洲和八旗汉军驻防于京城和全国各地。

    清朝八旗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亦称八旗蒙古(非游牧八旗)。

    与满洲八旗、汉军八旗构成八旗军的整体,皆以兵籍编制。

    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

    蒙古八旗产生于盟旗制度之前,与盟旗制度不同,直属清廷。

    游牧八旗(如察哈尔)和札萨克旗(属盟旗制度)为军政合一的地方行政机构,

    归理藩院管辖。远在盟旗制度产生以前,满洲统治者即将归附及俘虏来的蒙古人编为蒙古牛录,列入满洲八旗。

    清天命六年(公元1621年)内喀尔喀五部的台吉古尔布什,莽古勒率众600户投野猪皮。野猪皮令其辖满洲、蒙古牛录(相当于佐领)各一。随着后金的不断强盛,前来归附的蒙古人数日益增加,

    到天命九年(公元1624年)扩编为5个蒙古牛录。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扩编为2个蒙古旗。

    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将原来的蒙古牛录和新附的蒙古部众统一组编,建立蒙古八旗,其编制与满洲八旗完全一致。

    清军入关后,将蒙古八旗分成驻京八旗蒙古和驻防八旗蒙古。

    (今天来不及更新,云台找到的一些关于八旗的资料,虽然还没干到他们,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看着玩玩。)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