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一章:黄义明筹谋围剿逆伦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第四十一章:黄义明筹谋围剿逆伦邦 (第1/3页)

    第四十一章:黄义明筹谋围剿逆伦邦

    刘惠恕

    且说黄义明与莫卧儿国议和后,决定撤兵回邦。他先让关向云与杨晓黎所辖之第三军、刘宏业所辖之后十三家军护送中军参军张定边携带重金返回好古邦城,又让孙甜甜所辖之第四军返回辖区,让毛淡棉遵城尉孙福禄与木各具城尉赵财寿亦各率本部兵马返回辖区,自己则带领周颍与何耀辉所统之第六军、宋倩雯与马力田所统之第一军,共同送第六军副将冯晓岚赴暹罗与巴颂王子完婚。

    他们去时走的是海路,跟随暹罗王子巴颂的船队涉孟加拉湾、安达曼海,约经两周后,抵达暹罗国都大成, 与暹罗国大成王朝国王“森列拍腊照古龙拍腊马”签订两邦联姻条约后,替冯晓岚与巴颂王子完婚。当时的暹罗国都免不了家家张结彩。婚后三天,黄义明一行在暹罗王妃冯晓岚与巴颂王子的陪同下,前往视查王妃的封地与王妃府所在地班南耶市。黄义明关照冯晓岚说:你的封地在南塔河与湄公河之间,东面与南掌王后杜近芳的封地相联,西至湄公河,与缅邦相邻,而湄公河的上游即中华之澜沧江,直入云南境。这块地方虽小,仅方五百里,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你一定要替我五伦邦守住这块土地。我将第六军的一千士兵留给你,你可在王妃府所在地扩军至五千,另可在班本、孟恩、琅南塔、芒萨四地设城尉,每城尉可辖兵三千,另替邦都养兵一千,暹罗地温润产米,不愁养不起军队。平时当惠待民众,整军经武,以后围歼逆伦邦时,或可助力。冯晓岚答道:牢记师傅嘱托。

    与暹罗王妃冯晓岚与巴颂王子辞后,黄义明率周颍与何耀辉所统之第六军余部、宋倩雯与马力田所统之第一军,经湄公河、澜沧江及云南林间小道,费时约两周,返回邦都好古城。黄义明抵达邦都后,所做的最重要事情,是于次日在邦主议政大厅召集军事会议,与六部尚书、在邦都的各军将领协商围剿逆伦邦的策略。

    在会议上,黄义明先是回顾了立邦三年来所取得的军事成就,包括:立邦之初取江心坡千里之地;后败缅邦,拓地大金沙江(伊洛瓦底江)由密支那流经毛淡棉遵入海口三千里江道以西之地;助南掌王子复国,拓地南掌国北端南康河流经南乌河汇入湄公河以西直至与暹罗交界之二千里地;俘金边王子,拓地湄公河由达拉至格罗奇马以东千里之地;败安南,拓地滨江以北至镇南关以南之地二千里;与暹罗联姻,拓地南塔河以西、湄公河以南、上接中华云南勐腊及澜沧江一线之地五百里;败莫卧儿国,得赔款十万两黄金,谢缅邦、暹罗出军助战,谢黄金二万两,尚节余八万两黄金充国库。

    说完这些话后,黄义明道:赖全军将士浴血奋战,三年以来,我五伦邦已由立邦之初,原先龟缩于江心坡一隅的小邦,成为西邻莫卧儿,北靠中华云南、广西两省,东界安南、南海,南抵孟加拉湾的南洋雄邦,凡我五伦邦力弘礼教亦即中华教化所及之处,民众得以安生,粮阜人丰。众人齐道:元帅英明,率领全军将士奋战,壮我邦业。黄义明道:现在还不是颂扬某某英明的时候,我们眼前尚有一个强敌逆伦邦未灭,这是我们的心腹之患,召集众位与会,是要胁商如何最终剿灭逆伦邦之策,请诸位共同献计。

    兵部尚书杨忠良摊开一幅简图道:自五伦邦立邦以来,在黄帅统领下,实际上与逆伦邦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战争,第一阶段是取江心坡千里之地,断其臂膀,绝其东道粮食补给;第二阶段是与逆伦邦盟国的战争,剪其羽翼。现这两个阶段的战争我邦都已取胜。而据已得情报:逆伦邦余军共有二十万,其中十万人因支持三藩之乱,充当后勤,困于中原,无法回调,真正能战之军尚余十万人,困守于野人山一隅。

    野人山位置在我邦迈立开江之西,又名胡康河谷山、枯门岭、克钦山区。其南与缅邦相邻,西与莫卧儿国相邻,其西北是冰雪复盖的喜马拉雅山脉,属中华西藏地区;其东北为高耸入云的横断山脉,属中华云南地区。野人山地区位两大山脉夹峙地区,方圆约六百公里,系迈立开江与钦敦江上源各支流的分水岭。地理上的野人山地区,实包括两个部分,即胡岗谷地与本帕山。其至高点为本帕山,海拔 3413米,而山周山谷地区称胡岗谷地。而之所以有野人山之名,是因为这一带地区原始森林密布,山峦重叠,树林里沼泽绵延不断、河谷山地猛兽横行、瘴疠疟疾蔓延,居住者门巴族尚未开化,时有野人出没,有食人习惯,是以有“野人山”之称,在当地缅语中,称此地方为“魔鬼居住的地方”。

    而上野人山,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自本帕山巅有急溪自西向东涌下,至山谷溪流渐宽,汇入迈立开江。沿此溪流上本帕山,为入野人山的正途,亦称东山大道。据侦逆伦邦主卢桂生沿此途设下重防,由此途抵达本帕山巅,必须过三关、四洞。三关之一指牛角关,据说守将岭姓邬,手持巨斧,有万夫不当之勇;左右两侧又有苗、侗两寨为犄角,是以又有“犄角关”之称。三关之二指蝴蝶关,据说守关将领为有“剑神”之称的蝴蝶夫人,其貌美天下第一,手持双剑应敌,对手常失魄被擒。三关之三是指杨家关,据说守关将领是南宋名将杨再兴后人,精通韬略。四洞分指“地、水、火、风”四洞,守关将领不明。而过得四洞,方能抵达本帖山脚。由此上山,须经三道寨城,而所过之处,均有滾木檑石把守,守山者为逆伦邦主卢桂生本人。据说山上共有十年积粮,且有水源,因此不怕围困。而要进入野人山尚有另一条路可走,即西山小道。要由此道上山,可沿钦敦江(又作亲敦江、“更的宛江”)上行。钦敦江位缅邦西北,现属我邦第四军孙甜甜辖区。其下游在敏建以下约十公里处、木各具城北,注入大金沙江(伊洛瓦底江);其上游名塔奈河,塔奈河之北,有支流乌尤溪,其水源由本帕山巅向西南方向流下。顺乌尤溪道上本帕山,多遇高岩深壑,路艰难行,但人畜仍可通行,昔年逆伦邦向缅邦征粮,走的即是此路。

    杨忠良言毕道:上述即是已知的野人山军事设置,至于如何攻打逆伦邦?尚请元帅拿出主意。

    黄义明接着说道:有关逆伦邦的军事布署,杨尚书已说得明白,我想与众位强调的是,进入野人山区,如入险地,最大的敌人首先不是有敌军的存在,而是林地中沼泽绵延、河谷山地中猛兽横行,以及瘴疠肆虐。据传野人山区即当年诸葛武候渡沪水七擒孟获的地方,而诸诸武侯进入野人山区之所以成功,是他事前准备充分,利用矢车菊为药,躲避了瘴疠对军队的侵袭。矢车菊一作“鬼灯檠”,系山慈菇的别名,此见于前朝名医李时珍《本草纲目》一书之所记。 又传古时西南地区有战,曾有十万大军进入野人山区,最终走出来的仅剩三万人,其中军中有四十名烧饭女子,后来走出来的仅有四。而这些死难者中,大多并非被敌军所杀,而是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