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九十九章 四京漕运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九十九章 四京漕运网 (第2/3页)

以有个别称,叫做二龙山。

    若能打通这座山,长安便能通过丹水进入汉水,并连接到长江中游,然后直下南海。

    而且,也能调动汉水流域的丰沛水量,灌溉关中的田地。

    很可惜,以汉朝的技术能力,面对这样的一座大山,只能干瞪眼。

    东南的物资通过丹水北上,需要在商洛县卸船,由陆路翻越秦岭,到了灞水再次装船,经蓝田送往长安。别小看那几公里的山岭,陆路需要绕行很远,运输成本翻了好几倍。

    刘襄最近一直在考虑,要不要炸开一道缺口,打通这条河道。

    可工程太困难,黑火药的威力也不一定够用。炸开一座大山,挖出一条河道,这种难度的大工程让他迟迟下不了决心。

    毕竟还有两个大工程正在进行,如果再启动一个移山断岭级别的工程,他怕自己会成为隋炀帝。

    这事,也就只能暂时搁置。

    大汉的漕运体系算是基本定型,疏浚了前朝的遗泽,加入了新的规划,西接凉州,东入大海,北到海河,南通南海。水道有些曲折,但他没有重新挖掘运河系统的打算。

    无论是隋唐的大运河体系,还是元代的京杭大运河,他都不感兴趣。因为大汉南、北运输的主力是海运,只有东、西转运才会用到内河,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河道足够使用。

    其他漕运河道曲折一点,反而能连通更多的郡县,带动当地的经济。

    要想富,先修路嘛!

    水路、公路能够到达的地方,皇权才

    能延伸过去,将其纳入大汉的经济体系,才有发展经济的条件。

    需求不用,自然对运河的要求也不相同。

    司隶校尉献上的不仅仅是关中漕运疏浚图,而是代表着大汉漕运的框架基本完成,剩下的不过是各个州郡趁着农闲,维护或许拓展河道罢了。

    百吨级别的海船和三十吨级别的平底货船,正在不停的建造,以海路为主脉,以漕运为支系的水运网络,必然会越来越兴盛。

    他又在大汉这副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