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零七章 形势逐渐明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百零七章 形势逐渐明朗 (第3/3页)

大路一通,将近十万军户在此扎根,河西走廊就彻底掌控在汉人的手中了。

    东、西两部都尉,玉门关、阳关、嘉峪关三关驻军,再加上五十八处屯兵点,刘襄不觉得还有哪个异族,能把河西走廊,从汉人的手里夺走。

    正卒、守备、屯田兵,各路大军梳理、整备,该裁汰的裁汰,该增补的增补,大规模的行动做不了,小规模的调动却一直没停过,战略重心逐渐从西域收回,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江南。

    白虎现世,主兵戈。

    大战避无可避!

    安平军的士卒、将校饥渴难耐。

    请战的表文,不停的放到刘襄的奏案之上。

    可惜粮食另有他用,请战的表奏只能留中不发,这段时间他在关注着普查军籍的事情。

    七十多万军籍重新造册,把皇甫嵩这个兵部尚书累得够呛。

    其实六部尚书都挺累,他们是政事的执行部门,忙得很。

    其他的中枢官吏也闲不了,官制改革可不是改个官名就完事了的,权职划分,档案移交,梳理陈年旧弊,这些事必须要做得精细、周全,该拿的权利得拿到手,该推的黑锅得推出去,谁都不敢马虎。

    官吏在争权,军队在训练,时间在推移,皇后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皇帝的胡子一天比一天长。

    正旦贺新,十五祭神,初春劝农,阳春田猎,朝廷越来越规整,北方十州越来越强盛。

    江淮以南,越来越惶恐。

    天下的形势,逐渐明朗。

    「胜不了又不愿降,明里结盟,私下争斗,各怀鬼胎,江南危矣。」二十一岁的周瑜,自认为看穿了天下大势,心怀不忿。

    陪他喝闷酒的好友鲁肃,闻言劝解:「公瑾何必气短,士人南迁者众,人才济济,总有良策御敌的。」

    北方的政策对大族不利,鲁肃的家族跟不少的世家豪强一样,选择了南下避难,跑到了庐江安家,同为被刘襄征辟,且拒绝北上之人,两人因此结缘,又都有才华,彼此惺惺相惜,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吾与子敬皆为人杰,却被猜忌、排挤,如此简单的离间之计,那些人当真看不出来吗?非也,不过是争夺名利罢了。可悲、可叹、可笑至极!」

    周瑜最近有点后悔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