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一十七章 宽河固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第四百一十七章 宽河固堤 (第1/3页)

    自东郡到河南尹,检查河堤的第二十天,刘襄终于看到了曾经决口的地方。

    将近一里的大堤,仿佛被狗啃过一样,缺牙豁口,坍塌断裂,堤外淤泥堆积,记录着洪水的痕迹。

    垮塌最严重的一段,有上百米长,已经露出了基座。

    很庆幸,汉代的黄河还不是地上河,河水安静的在河道中流淌。要是宋代那会,洛阳到开封河段成了地上悬河,这样的决口,必然会改道。

    可转念一想,只要人类还用河堤束缚黄河,那它成为地上悬河,是必然的事情。

    从古至今,治理黄河都是人力与自然的对抗。

    华夏文明发源在这里,几千年以来,我们的祖辈不断尝试着驯服这条孽龙,有成功,有失败,享受着它带来的福荫,也忍受着它咆哮时的伤害。

    这是我们的宿命。

    我们骨子里的反抗精神,就是在和它的对抗中,磨练出来的。

    黄河下游,广阔丰饶的华北平原,是华夏文明的根基,面对这条孽龙,是绝不能退让的,必须锁住它。

    治理黄河,是入主中原避不开的难题。

    刘襄脑海中冒出来的第一个想法是束水冲沙。

    明代潘季驯在治河策略上提出了“束水攻沙”之法,主张收紧河道,利用水的冲力,冲击河床底部泥沙,从而达到清淤防洪的目的。

    这法子看起来很美好,可对建筑技术的要求很高。

    河堤必须能够经受住黄河汛期水流的冲击,汉代的技术水平达不到,刘襄是发明出来了水泥,但中下游几千里河道,全用水泥修筑,他没这么多钱。

    那么大的工程,会拖垮他。

    束水冲沙不现实,而且治标不治本。

    历史上潘季驯还辅以“蓄清刷黄”的方法。

    利用淮河水量冲刷下游河道,但淮河水量没法跟黄河比,致使汛期之时,黄河泥沙倒灌入洪泽湖,导致洪泽湖湖底和黄河河床同步抬高,不得不累次加高围堰,最后淮河水患愈演愈烈,洪泽湖不断扩大。

    康熙年间泗州城被淹,最终洪泽湖与淮河在清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