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番外4-六法宗,天启五圣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番外4-六法宗,天启五圣贤 (第2/3页)



    曹延禧明显迟疑了一下,还在想如何回的时候,太子张贤景已经点头了,“我圣周以忠孝治天下,楚王长兄为国拓土是大忠,回神都是为纯孝,儿这就命中书省拟招,招楚王兄回神都。”

    张昭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儿果有一代英主的气魄,让钦天监挑个日期吧,这幅担子从今以后,就要由你挑起来了。”

    张贤景陡然间鲜血上脑,人甚至都摇晃了两下,他今年四十三岁了啊!当了二十一年的太子,从出生起就在母亲的严厉督促下,在为这天准备。

    “父皇春秋鼎盛,长寿何止万岁,儿才德浅薄,不堪受这天命啊!”

    虽然眼馋的不行,但张贤景知道,这时候还是要谦让的。

    张昭却摇了摇头笑着说道:“齐桓公若与管仲同死,当是春秋第一明主。

    先汉世宗皇帝早逝几年,哪有巫蛊之祸。

    大朝玄宗皇帝若是天宝初年就崩,怕不是第二个太宗文皇帝在世。

    吾老矣,还是想在青史上留下个好名声的。”

    说完,眼见张贤景还要说,张昭立刻挥手制止了他,“这些年,你掌朝政为父是看在眼里的,或许你没有吾这样的远见,军事上也稍弱,但治国理政胜我十倍。

    你我父子就不要做什么三辞三让了,抓紧时间办吧!”

    张昭这说的是实话,他来自后世,眼光和见识自然要强过这个时代的所有人,搞政治斗争也很有天赋的无师自通。

    但他穿越前不过是个玩甲胄的历史博主,论治国各方面都只有键盘侠的水平,哪怕后来边学边实践,也只是比一般人强。

    而张贤景从小就在学习、实习如何治国,这方面确实要超过他很多。

    太子秉政的这十几年,张周从政治清明度到经济发展等各项数据都是最快的。

    如今的张周幅员辽阔几乎涵盖了汉文明能笼罩的所有地方,户籍人口已经增长到了接近一点二亿。

    本来历史上开始衰落的中原和关中,又因为美洲高产作物和将士们西征之后带回的大量财货,而愈加富庶,不但没有衰弱反而还要隐约恢复汉唐的模样。

    东京开封府城区不断扩大,几乎要与郑州连成一片了。

    神都洛阳户口七十余万,几与盛唐时相当。

    京兆长安府人口也恢复到了六十万左右,新式太学教育拔地而起,京兆太学与长安太学举国知名。

    河北之地沃野万里,物阜民丰,邺城、邯郸、河间、北平人口均超过四十万。

    此外江南的金陵府、扬州府、杭州府、明州府,岭南的广州府、辽东的沈阳府、朝日的大坂府等人口都达到了数十万。

    全国的标准驰道由拢共不到六百里,暴涨到了三万多里,极大加强了各地的联系。

    沿海的捕蟹港(海参崴)、北苏州(大连)、登州、杭州府、明州、泉州、广州、晋州(滏山)、大坂、仙台、会安(安南会安)等地,都建立了大量的船厂和相应航海学院,到美洲、天竺、大食的船舶航海技术和航线已经基本成熟。

    草原上地广人稀,一有悍勇之辈成群,就立刻被六法宗僧官上报,然后朝廷出钱出装备,打包送到了西边。

    留在草原上的大小勋臣、僧官等占有大片草场,牛羊成群极为富庶,他们享受着来自汉地的大量精米白面、山珍海味,还时常南下享乐。

    子侄大多在中原游学,及至年长,要么回草原招募人才西去建功立业,要么在朝廷当中任职、经商,几与汉人无二。

    大小鲜卑山两侧和安东等地则建立起了大量的学堂,从县小学到州府高学再到省学和太学,教育体系是最为完备的。

    他们中的精英,一面接受了汉文化教育,除了为国效力和西去以外,还有去朝日甚至是东胜身洲两条路可选。

    去朝日可以做小武官,起东洲的更艰苦,但天地则跟宽阔,但都有了光明的未来。

    如此张周,绝对称得上此时寰宇第一强国了。

    这十几年张昭只抓军队和宗教,治国理政都是张贤景在主持。

    张昭对他的表现很是满意,此子做不了唐太宗和明太宗那样的二代目雄主,但也能做个弱版汉文帝或者略强版清世宗雍正了。

    张贤景听到张昭刻意将抓紧时间去办这几个字重读,知道父亲的意思是要让他在长兄楚王张贤存回神都之前就办妥此事,免得有些野心家胡思乱想。

    同时他看到父亲确实是想要退位了,当即也不再推辞,只是哭的稀里哗啦的。

    不知道是为自己二十几年,应该说快四十年的辛苦哭还是什么。

    反正挺不容易的,他的义兄燕王慕容信长,长兄楚王张贤存,二哥安王张贤瑀都是名动天下的明君加无敌统帅。

    三人还在六法宗分别对应东方地藏王菩萨、南方宝生如来佛和西方药师琉璃光王佛。

    可以说,这三人每一个都比他有优势,谁都有继承大位的本钱,可想而知张贤景的压力有多大。

    张贤景和皇后曹延禧出去之后,张昭才把张长庆叫到了跟前。

    他们这一支人放弃了慕容姓氏而改姓张,也是慕容信长一力主张的。

    因为张长庆和留在大坂府等待册封的慕容信长长子张能义,不同于就藩于朝鲜的次子。

    朝鲜这个地方,被挤在蓬莱和乐浪之前,水师从登州出发几日就到,没有一丁点能脱离的可能。

    但是朝日不一样,所以慕容信长为了不让燕王这一系与皇室产生疏离,因此没有让长子姓慕容,而是直接姓张,按照皇室规矩来的。

    “阿翁已逝,父亲想让曾祖将阿翁的东方地藏王菩萨佛号收回去,这个名号除了阿翁,朝日张氏没人任何人能承受了。”

    张长庆削好了一个苹果递给张昭,然后小声的对张昭说道。

    张昭则点了点头,虎头这孩子还是知道进退的,以他的能力和德行,确实承受不了地藏王菩萨的名号。

    但看起来虎头又舍不得,所以让儿子张长庆来张昭面前卖萌。

    张昭想了想,缓缓说道:“给你阿翁修个地藏王菩萨道场吧,供奉一下生前甲胄、武器什么的,子孙就做道场之主。”

    张长庆赶紧点头同意了,这样一来,地藏王菩萨的称号就永远留在朝日张氏了,子孙虽然没了神格,但总有个大祭司的身份。

    。。。。

    张周乾元二十五年,公元985年,十二月。

    年迈的天可汗,极西万王之王,天竺金轮圣王,人间最后一位赞普,哈里发永远的导师,远西各部的大慈父,大周无上圣神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