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章 崇平帝: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百章 崇平帝: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第2/3页)



    咸宁和婵月?

    难道是清河郡主李婵月?除了那小郡主,好像也没有谁再唤作婵月了。

    不对,永宁伯不是有着元配?

    刚刚过门未久的少妇,一时间心头涌起诸般猜测。

    用罢午膳,魏王与严以柳离了宫苑,登上马车,夫妻二人坐在马车之上,午后深秋的风仍有几许凉意,但日光明媚,透映窗帘而过,照耀在夫妻两人身上。

    见魏王愁眉不展,严以柳握住魏王的素手,英气的秀眉下满是关切之色,柔声道:“王爷,娘娘她方才怎么没有提及去金陵的事儿。”

    魏王陈然面色顿了顿,说道:“南下的事儿,母后没有和父皇说,我也不好去主动问着。”

    父皇自小就疑心重,他如是主动开口,不定又是怎么想他。

    好在咸宁就在南边儿,子钰将来总不能帮着外人。

    严以柳沉吟片刻,说道:“江南那边儿的战事,王爷觉得胜负如何?”

    陈然笑道:“你又是不知道,贾子钰先前对上女真就已大胜一场,这次虽然听着兵力有些不足,但女真和朝鲜水师毕竟远道而来,贾子钰未必不能战而胜之,孤对子钰的将略还是有信心的。”

    严以柳将螓首靠在陈然的肩头,低声道:“父王那边儿有些不放心,还想南下帮着督军,只是看父皇的样子,应该是不会派着父亲南下了。”

    陈然道:“岳父他刚刚从西北查边回来不久,在京里好生歇歇,南边儿的事儿交给子钰就好了。”

    此刻,另外一辆簪缨琉璃马车之内,宫中内监以及侍卫相送着沈氏以及宋妍上了马车。

    宋妍穿一袭粉红衣裙,豆蔻年华的少女生得娇小玲珑、婷婷袅袅,一张巴掌大的小脸上白腻如雪,声音有着天然而成的软糯:“娘亲,河南那边儿称着番薯伯是怎么说的?”

    方才听崇平帝以及宋皇后等人说的有趣,但少女却不明其意,故而相询。

    “你这闺女,怎么问着这个?”沈氏嗔怪说道。

    宋妍拉着沈氏的胳膊,撒娇道:“娘,给我和说说吧。”

    沈氏只得解释了一番,在少女晶莹剔透的目光中,轻声说道:“是那些河南官员,伱四叔叔不就在河南开封府,他应该也跟着推广了那番薯,上次书信不是说着。”

    宋妍轻声道:“那番薯吃着挺香甜的,怪不得皇姑父那般高兴。”

    沈氏笑道:“此物好吃倒在其次,关键是一亩产的多,老百姓只要种着一亩,就不会饿肚子了。”

    说着,搂着自家的女儿到自己怀里,道:“妍儿,本来是今天进宫想让你姑姑给你找个好婆家的,不想碰到了这个事儿,倒也不好说了。”

    方才那位至尊一直提着番薯的事儿,席间大家都在议论此事,她也不好主动提及此事了。

    “娘亲。”听到提及自己的亲事,宋妍那张肖似宋皇后的韶颜,玉颊染粉,将螓首靠在沈氏的怀中,软声道:“我还小,还想多伺候您两年呢。”

    沈氏轻轻叹了一口气,柔声道:“为娘原也不是急着,可以给你慢慢寻着佳婿。”

    妍儿年岁也到了许人的时候,夫君的意思是许给梁王,只是看皇后的意思还有些疑虑,倒也不知何故。

    宋妍柳眉之下,莹润如水的明眸眨了眨,轻声问道:“姑父好像很信重珩大哥?”

    “你以后要唤表姐夫的。”沈氏点了点自家女儿的额头,笑着说道。

    “嗯。”宋妍轻声说道,晶然明眸中现出思索。

    沈氏柔声道:“你珩大哥是国之柱石,他前前后后立了不少功劳,你姑父自是信重他一些的。”

    甚至比起她宋家这等外戚都要信重……

    而另外一边儿,当内阁阁臣以及在京六部官员收到番薯大获丰收的消息以后,同样惊骇莫名。

    如果不是由大明宫内相戴权亲口说出,几乎不能相信,而随着时间过去,整个神京城中也渐渐陷入惊喜中。

    亩产数十石,这可真是天赐神物以大汉了。

    杨宅

    后院花厅之中,立柜前的太师椅上,杨国昌摘了官帽,身穿朝服,面色阴沉,浑身颓然地坐在太师椅上,全身毫无生气。

    亩产几十石的番薯……

    大汉有了这等高产作物,就再也不用惧着北方的旱情,可这为何偏偏是那贾珩小儿发现而出

    其实,但凡有识之士都能看出亩产几十石的番薯,对大汉社稷国祚的影响。

    见自家父亲一脸衰败,杨思弘面色迟疑了下,开口说道:“父亲,宫里的天使听说还给了庞大人一车番薯。”

    方才见到庞大人惨白的脸色,此刻仍是心有余悸,庞大人似乎是被吓着了。

    杨国昌闻言,苍老的身躯微微一震,睁开阖起的眼眸,猛地从太师椅上起来,忽而叹道:“圣上这是想要罢免为父了。”

    此言一出,杨思弘脸色倏变,惊声道:“父亲!”

    这是怎么回事儿,番薯而已,何至于此?

    杨国昌目光咄咄,道:“倒也没什么可惧的,贾珩小儿自出仕以来,圣上对其愈发宠信,以致言听计从,事事顺依,如今小儿在两淮以酷吏手段勒索商贾财货,使府库充盈,又整顿盐法,现在又有了这番薯,只怕更加炙手可热。”

    毕竟在朝堂中摸爬滚打了许久,已经意识到崇平帝的厌弃之心,只是心有不甘。

    杨思弘闻言,目中流露出不甘的厉芒,低声道:“父亲怎么办?”

    杨国昌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为父离临沂也快三十年了,致仕归乡也是早晚的事儿,不过在此之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