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二十七章 火爆热销的新型西红柿种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二十七章 火爆热销的新型西红柿种子 (第2/3页)

稻田都开始结出稻穗了,今年的收成估计也能和往年一样,保底的收成是有了,只是稻米卖不出好价格。

    他目光一转,却意外地看到旁边的山地里种的西红柿居然结果了!虽然还只是婴孩拳头大小的小果子,红色中还透着未成熟的青涩颜色,但果实累累地挂满了枝头,一串串的看着极是喜人。

    柴大进又惊又喜,上前仔细看了看,真的结果了!看样子收成非常不错!

    要知道这块山地碎石多,特别的贫瘠,而且因为缺水,盐碱性也高,平时种蔬果红薯什么的基本上都种不活,后来柴大进没法子,只能将之丢荒了。

    两个多月前,还在上大学的儿子忽然托人寄了几包西红柿种子回来,说是刚刚上市的新品种,是什么天才学生研究出来的,耐贫瘠耐干旱还耐盐碱。

    前面的内容柴大进听不太明白,但后面儿子说的话他听懂了,儿子让他试试,在家里挑一块丢荒的山地里试种下,反正几包种子也不贵,与普通的西红柿种子差不多价格,万一真能长出来,也算是给家里多一个收入。

    柴大进并不太相信那片连最容易长的红薯都种不活的荒地还能种什么西红柿,但儿子是大学生,有学问,柴大进还是听从了儿子的劝告,把荒地重新开垦,种下了那几包种子,又天天挑水去浇灌。

    柴大进原本并没对这片荒地里的西红柿抱太大的希望,但出乎他的意料,种下去几天后,地里居然长出了绿油油的西红柿幼苗,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回,要知道这地贫瘠到连荒草都长不茂密,可这名为“青柠易种I型西红柿”的种子居然成功存活了,而且发芽率非常高!

    柴大进估计起码超过80%的种子成功发芽了。

    这样高的成活率,就算是在肥沃的土地里也未必能做得到!

    这让柴大进激动之余也开始对这片荒地留心起来,严格按着儿子讲述的种植要求,每隔三天浇一次水,等西红柿苗长起来后,又砍来树枝搭成支架,便于西红柿攀爬生长。

    就这样过去了两个多月,西红柿开花了,然后到了今天,居然结出了果实!

    全程基本上不用施肥不用喷农药驱虫,也没有用除草剂,因为这荒地原本就不怎么长杂草,有也被柴大进提前拔走了。

    虽然不知道最终果实完全成熟后的大小与品质口感如何,但柴大进根据几十年的经验粗略估算了一下,这大半亩的荒地,估计能产出接近1200斤的西红柿,现在西红柿在县城里的价格大概是6元每市斤,也就是说,这片荒地会给他带来超过7000元的收入!

    哪怕最终西红柿的品质稍差些,单价便宜点,但扣掉种子成本和运输成本后,5000元的收入肯定是有的!

    这可是5000元啊!一块原本已丢荒废弃的山地,三个月居然能赚到5000元!

    一年种上三到四轮,加起来就能有15000至20000元了!

    这可是以往家里大半年的收入了!

    更让柴大进心头火热的是,他在其它山坡上,还有类似的荒地两亩左右,此前也一直废弃着,如果把这些荒田都全用来种上这“青柠易种I型西红柿”,年收入还能再多几万!

    一想到这翻了几倍的年收入,柴大进甚至都忍不住要傻笑起来。

    如果一年能存下五万元,三年下来就是十五万,虽然还是没法子给儿子在城里买房,但起码在小县城里凑个首期应该是勉强够了,不够的话再延后两三年,肯定能凑够首期!

    他的目光落到十亩的水田里,心里已迫不及待想着打电话去给儿子报告这个喜讯了,顺便还想问问儿子,有没有适合普通土地更高产的新品种西红柿,这样的土地里其实也不太适合种水稻,亩产量一直上不去,如果换成种新品种的西红柿,收入指不定会高得多!

    不过他最终还是按捺住了心头的激动,打算等过几天西红柿收成了,送到县城里卖掉再告诉儿子这个好消息。

    这时旁边田地里的邻居也发现了柴大进的荒地居然“变废为宝”了,纷纷过来好奇询问:“柴大叔,你家里种的是什么品种的西红柿,这荒地也能长果实?”

    “是啊,老柴,快给我们支支招,我们都快愁死了,我家里也有几块这样的荒地,一直丢荒种不了东西。”

    看着围过来要“取经”的乡亲们,柴大进得意洋洋地炫耀道:“没啥,这是我儿子找回来的新品种,我也不知道在哪里买,你们也想种的话,我过几天问问儿子。”

    “哎,原来是你儿子找来的新品种,大学生就是不一样,有文化!”

    “就是啊,老柴,别过几天了,晚上帮我们问问吧?对了,这种子贵不贵?成活率怎样?”

    ……

    柴灿明接到自己父亲打来的电话时,已是傍晚了,村子里只有村长家里有电话,村民都得到村长家里给上一两元钱、借电话来打。

    柴灿明听到父亲的话也愣住了。

    当初他只是无意中在网上看到有这样新品种的西红柿种子上市,而且是包装上印着“采用秦克、宁青筠独家授权的专利技术研发”,这让柴灿明颇为感兴趣。

    他对这两个闻名全国的学神极为景仰,尤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