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节 宫中眼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节 宫中眼线 (第2/3页)

动,无非三个要点:确定战争的重心,寻求决定性会战,保障后勤与执行。”

    “实在是高见。”

    “我幽州与并州虽然中间隔了个冀州,但也并非无交界之地。当并州王传檄天下之日,无论朝廷是否准备调动我玄铁军讨逆,部署部队至前沿阵地备防,并做出战争规划都是应有之义。”

    “侯爷料敌在先,未雨绸缪,真乃国之栋梁。”

    “并州王钟甘虽然勇武过人,但毕竟是以一州之力迎战天下之兵,部属多有惊惧之心,士气不会太高涨,驱使部队主要靠的是其本人天下第一骁将的威望。只要能擒获或击杀钟甘,剩余将校兵马就会望风而降。”

    “所以这次作战的战争重心就是钟甘一人?”

    “来使是内行。下一步就是寻求决定性会战,这里面有两个难点。其一,是确定钟甘的所在。由于兵力对比悬殊,钟甘的战争目的不会是攻城掠地,只能是以拖待变。这就要求他的指挥位置必然要有坚固的城墙防御,最好还要架设有大炮,所谓守坚城、用利炮。经过多年战乱,这样的据点在并州九郡中并不太多。”

    “好像只有三处?”

    “来使果真内行。在钟甘的惩奸檄文中, 我记得有一句’会天下英雄于晋阳’,晋阳也确实有坚城利炮。但兵者诡道也,晋阳会不会是个假目标呢?这就得需要验证了。事后证明,这檄文的作者绝对该杀。”建鸿羽笑了笑。

    “敢问侯爷,是怎样验证的?”黑衣使者的语气里流露岀明显的兴趣。

    “靠通信。”

    “通信?”

    “对,通信。但凡主帅必在指挥中枢,这是无法伪装的事。主帅所在地的通信流入流出量会非常大,特别是战前通信量必定激增。只要侦察晋阳信使往来数量,就可以完成验证。”说着,建鸿羽指了指陆邦籍,“具体侦察工作是由他们幕僚府用间处执行的。”

    黑衣使者略有不甘的看了看缄默不言的陆邦籍,只好又问,“那下一步呢?”

    “下一步,就是将兵力机动到决定性地点进行会战。对于我来说,这里有一个机会。既然我的目标只有钟甘一人,最好就不要纠缠于与敌军交战。就像能用弓箭射穿敌人的脑袋,就没必要用刀剑先斩开他的盾牌。”

    “侯爷高见!”

    “而且钟甘既然打算以拖待变,就必然会收拢兵力,坚壁清野。我需要的是快,在他完成部队收拢前,直击要害。这里,我又有一个优势。”

    “天下闻名的幽州突骑。”

    建鸿羽露出赞许的微笑,徐徐说道,“所以我没有采用常规的逐步推进战术,而是采用了一种跃击战术。”

    “还请侯爷详解。”黑衣使者抢先追问道,生怕建鸿羽略去不谈。

    “说穿了也没什么。幽州代郡距晋阳城最近,但也有八百一十四里之遥,其间设有一道防线、两个据点。在代郡集结幽州各地部队用去了五日。随后,我在第一道防线前将步兵全部留下进行牵制,而令所有骑兵自带三日口粮强行突破。第一日,行进了二百里,到达第一个据点,又令半数骑兵下马作战进行牵制,半数骑兵一人两马绕过据点,马歇人不歇,加速奔袭。第二日,行进了二百六十里,到达第二个据点,再留半数部队下马作战进行牵制,半数部队一人四马,依旧马歇人不歇,奔袭晋阳。第三日,行进了三百五十七里,直抵晋阳城下。”

    “怪不得晋阳措手不及,一般骑兵部队完成这样的奔袭至少需要五日。”

    “五日到不了,最少得六日,而且得是纯骑兵部队,如果骑步混编就慢多了,这都还没有计算战斗时间。当我的部队抵达晋阳时,钟甘的防御部队根本还没完成收拢。我的骑兵是,尾随追击着晋阳一支负责清野的小分队进入城中的。不等城防部队反应过来,就围歼了只有几百名亲兵保卫的钟甘驻所。剩下的事,就是将钟甘的首级传示并州余部,叛乱也就闻讯平息了。”

    “我记得侯爷说过,还有一点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