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节 揣测天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节 揣测天心 (第2/3页)

曾亲耳听他说过,当为确实。卞老太爷的六个儿子均参加首义,这个你是知道的。决定天大势的南阳会战中,卞家六兄弟有四人殉国。义帝时常对卞家满门忠烈唏嘘不已,多次要我们学习卞氏一族的精忠报国。所以即便卞家不是国戚,也是本朝毫无疑义的第一勋贵。”

    “正因如此,天下人才会认为帝后之间牢不可破,并州王也才会错判了形势。”

    “难道不是?”建鸿羽眼中精光一现。

    “天下本没有毫无裂隙的铁板。我听说,义帝对卞家是即敬且畏,私下曾说过与卞后相处并不自在。卞老太爷刚殁不久,义帝便纳了于氏为妾,建国后又立为贵妃。最重要的是义帝与贵妃的儿子今年已经十四有余,而帝后至今只有一女。”

    “这与杀不杀鳞王有何关联?”

    “如鳞王犯下滔天大罪,罪无可赦。那他的封国荆、交二州和所属兵马该由谁接掌?”

    “嗯……确实不好安排。”

    “正是,鳞王就戮后,自然不宜再由其子继承。而这一群骄兵悍将又并非谁都可以镇的住的。必须先由权威足够的人捋顺了,才好逐步移交。”

    “那就只能在剩下六人里选了,我和并州王是不可能了,本就是要削藩。”

    “让后党接掌,帝党原本占优的实力就会被抵消,义帝是不愿看到这个局面,也有力量阻止这个局面出现的。”

    “义帝自己接掌不行吗?”“后党是不愿与帝党的实力差距继续拉大的,您和并州王也不会愿意,不是吗?”陆邦籍站起来,踱了几步,“加上鳞王的势力也不是一口就能吃下消化的,所以义帝也没把握做到。”

    “所以鳞王现在还不能死?那你的意思是不是鳞王最后会无罪开释?”

    “那还抓他干嘛?”陆邦籍摇摇头,反问道。

    “这我就不太明白了,愿闻参赞高见。”建鸿羽非常谦虚的请教。

    陆邦籍不禁有些微微得意,但他很快控制住了这个念头,毕竟眼前之人,也是当世一代枭雄。他对你越客气,你必须越克制。

    于是,他不敢卖弄,平和的接着说下去,“义帝只是想借此举削弱鳞王而已。”

    “何以见得?”

    “天下人不会相信鳞王会谋逆,诸王侯也不会相信鳞王敢谋逆。那么只有秽乱后宫一条可以治鳞王的罪了,这也是街头巷尾小民喜闻乐见的那种传闻,可以快速败坏鳞王的道义形象。”

    “具体方案呢?”

    “首先,帝后先以征求鳞王之子与其女联姻意见的名义诏鳞王入京。”

    “嗯,我要是鳞王也不得不奉诏。”

    “义帝恰巧在此时出巡,就是要给此事制造机会,也是要留出事后回旋的余地。鳞王入宫后,帝后肯定会赐宴款待,等鳞王酒过三巡,即令人拿下。”

    “若坚持不肯就宴,恐怕就要以冲撞帝后的罪名暂扣了。”建鸿羽思索道。

    “再以非正式的渠道将消息散播出去,然后静观天下局势变化。此时,鳞王势力肯定不敢轻举妄动。若您与并州王一人举事,便令另一人讨之,朝廷则坐收渔翁之利。若另一人不奉诏或两人同时举事,则动员天下共讨之。义帝出巡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借此调动部署,随时可以转为御驾亲征。在这一点上,帝族是同心同德的。”

    “是的,所以我也只有对不起钟甘兄了。”建鸿羽仿佛觉得说多了,立刻收住了话风。

    陆邦籍似乎没有察觉到这点微妙的尴尬,仍然侃侃而谈,“若您与并州王均按兵不动,朝廷反而较为被动。”

    建鸿羽一言不发的看着陆邦籍。陆邦籍继续说道,“秽乱后宫这事吧,若坐实了,帝后便不愿或是不会声张,自然不可能处置鳞王。若是未遂,又成捕风捉影,难塞天下悠悠之口莫须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