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夜探仓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九章 夜探仓库 (第2/3页)



    从房顶看,这仓库的屋顶是用的法国特力瓦,下面应该有水泥预制板的楼板,这种瓦和中国瓦不一样贴在屋顶很牢固,也不是取不下来,但是动静必然不小,看来揭瓦是不行的了。

    再看过去,运气不错,屋脊旁边,有个通气的老虎窗,观察一番后,初步判断老虎窗应该连接有通风口,要不就是阁楼。

    先趴在屋顶看了一下四个岗楼,确定没有守卫注意这边屋顶之后,马晓光从包里拿出螺丝刀,轻轻地拧下四角的螺栓,把老虎窗的百叶窗拿出再轻轻放下。

    一番动作下来,尽管春天的夜晚仍然清凉,马晓光已经出了一把汗水。

    仔细检查过身上的装备和周边的情况,马晓光爬进了老虎窗。

    双脚轻轻落地,是一种坚硬的踏实感——是水泥预制板,应该是在原来仓库的屋顶下面加的一层,这老虎窗就在一个通风的口的旁边,马晓光心下稍定,摸出手电筒打开,前面黑森森的只有一束光,不时有一个小小的黑影钻过去,那是黑暗里常见的动物——老鼠,既然有老鼠,证明上面基本没有人来,暂时是安全的,马晓光心下稍安。

    沿着通风道往前,慢慢地沿着仓库顶板爬了一圈,透过各个通风口观察,马晓光大致对仓库的各部分位置有了大概的了解,大门旁边是一间临时搭建类似后世值班室的门房,门房后面又是一道铁门,铁门后面是条走廊,走廊两边是几个隔间,是办公室的布局。

    每一间办公室都锁着门,要一间间撬锁开门有些不现实,马晓光记得法证之父艾德蒙•罗卡说过:“凡走过必留下痕迹”,他有自知之明,自问没有踏雪无痕的本事,也不敢保证能够消除自己留下的痕迹,只能尽量减少暴露的机会,此次行动和上次抢劫洋行仓库不同,这回是秘密探查,虽然不能保证完全了无痕迹,至少尽量避免吧。

    走廊两侧每个办公室大致情况差不多,只是最里间在走廊尽头,有一间办公室要略大些,上面有块小木牌写着“会长室”,抓鱼抓大鱼,看来今天就探探这个“会长室”吧。

    摸索着通风管道,来到“会长室”的顶部,通过通气窗往下看,下面没有亮灯,又屏住呼吸仔细地听了几分钟,确定下面无人,守卫也没有被惊动,马晓光拿出了工具。

    轻轻地拧下通气窗的四角螺栓,又仔细摸索了一下,没有其他机关和设置,轻轻屏气一提,通气窗卸了下来。

    没有着急跳下去,马晓光检查了一下手套,然后给鞋子套上缝好的布制鞋套,再用纱布蒙上手电——较少光线散射。

    再次确定安全无虞,马晓光双手抓住水泥预制楼板,双脚轻轻地落在地上,几乎没有发出声响。

    猫着腰等了约一分钟的样子,确信没有惊动守卫,马晓光开始仔细地搜索这件“会长室”。

    办公室左侧是装了双重铁栅栏的双重窗户,外层用的是毛玻璃,里面是普通的平光玻璃,这样可以保证必要的时候外面看不到里面,里面却可以随时观察窗外。

    窗边是一套简洁的日式沙发,没有什么灰尘,看样子时常有人使用。

    右侧是和后方是墙壁,看样子明显做了加厚,说不定有夹万——马晓光暗自揣测。右侧和后方的墙壁前是两个巨大的书架,上面都是各种书籍。

    正前面是办公室的门,厚重的木门已经用钥匙反锁,除非有钥匙,否则既出不去,也进不来。

    办公室正中是一个大办公桌,桌上有许多文件和摆设。摆设和一般办公桌没有区别。

    老牌的特工都会对自己的办公室、住所这些私密地方留下暗记,除非不动,否则必然留下痕迹,所以马晓光跳下天花板之后没有动办公室里任何摆设。

    一点也不动那是不可能的,要不费那么大劲不白来了,马晓光仔细看了一下,慢慢地朝办公桌靠近。

    办公桌左边是堆放了约一尺高的文件,看封面大多是“通源洋行”的生意上的文件。

    桌子左上角是一盏民国时期常见的绿色灯罩铜制台灯,正前方是笔筒,右上角是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本来没有什么出奇,但是照片上一个熟悉的面孔一下吸引了他的注意——范振邦!

    照片上有三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