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悼念恩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第十九章 悼念恩师 (第1/3页)

    胡炎咽完嘴里的清粥,淡笑道:“不歇了,一晚上精神头已经回来了,我想去悼念一下我师父。”

    为人子,生养哺育之恩不可忘。

    为人徒,授业赐艺之情不可忘。

    这就是孝。

    没什么玄乎的,也半点都不高大尚,这是做人最起码的根,或者说是良心。

    不论贫富,不论行当。

    即便胡炎自己的情况特殊,当初拜师的那人,并不算真正的自己。

    但赐艺的恩情,这是实实在在骗不了人的吧?

    所以胡炎全认。

    该当的责任不推脱,该尽的情分不含糊,没什么好犹豫的。

    即便退一步,抛开师徒情分不讲,老侯爷也是一位,值得所有相声后辈悼念的大师。

    不说他手艺能耐大小,也不论他官家地位高低,就冲新国初立时,老侯爷牵头,让相声浴火重生这份功劳,便当得起“大师”二字!

    绝对的实至名归,没有半点水分。

    如果没有他们,相声早就不存在了,自然也不可能有如今热闹红火。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要知道早年间的相声行当,可是下九流中的下九流,艺人地位之低,甚至连窑姐都不如。

    比如你今儿个唱堂会得了些赏钱,而你偏偏又喜欢钻风流场子。

    那你去窑子里快活可以,但千万别让窑姐知道自己是说相声的,否则直接被人家嫌弃,瞧不起。

    倘若遇上熟客,被人家识破了身份,那见了面就必须恭恭敬敬,低声下气地叫人家一声“姐姐”。

    人家倘若心情好,便会还你一声:“死鬼。”

    然后,嘿嘿嘿……

    一直到立国前夕,当时的艺术界、文化界联合起来,对旧社会存在的百行百艺,进行通盘资料整理。

    可上百学者当中,无一人研究相声。

    堆满几屋子的文献资料,无一张纸上记录了相声。

    凄惶低下如斯,由此可见一斑。

    而立国后,相声却在短短的时间内,一跃成为百艺之首,荣登庙堂之上,一时风光无两。

    天上、地下地位的转变,中间便绕不开老侯爷。

    所以啊,你今天只要还吃着相声饭,就没有丝毫的理由,忘记这位已经逝去的“英雄”。

    任何人都是。

    “成,咱学点手艺不容易,您回来了是该去看看老先生,毕竟做人不能忘本。”郭德刚对此很认同,“您会开车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