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 硬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章 硬菜 (第2/3页)

:“西直门里头张家胡同口儿,简称张家口。”

    “嗨,你说清楚喽!”高锋笑骂道。

    “张家胡同口儿往里走十二号半,明天你到家……”

    话没完,高锋打断道:“什么叫十二号半呐?”

    胡炎双手一摊,无奈道:“雾霾太大,把另半角儿给盖住了。”

    “嘿,雾霾都大到这程度了么?”高锋点题。

    “哈哈哈~~”

    观众乐了,同时笑容里也有些无奈,因为身处皇城地界,谁还没遭过雾霾的毒手呢?

    很有代入感。

    上场口的郭德刚和于慊,听完这词儿,同时一眼对视。

    “咱这小师叔不简单呐!”郭德刚颇为感慨。

    “确实懂活儿!”于慊点头附和。

    上哪座山,吼哪种腔。

    进哪座庙,烧哪种香。

    相声是门“活”手艺,得懂得变通。

    台上的胡炎继续道:“十二号,我在家里等您。”

    “我一定去。”

    胡炎再次交待:“记准我的名字,十二号,胡炎。”

    “哎,好。”

    “咱们就吃薄饼,炒和菜,薄饼和菜,找我。”

    “您请我。”

    “不见不散,我这就回去准备去了。”

    “成。”

    “刚才耽误您演出,影响观众看节目,对不起诸位。”

    “您请客就行。”

    胡炎转身欲走,脚步却半天不动,嘴里继续客套。

    “您留步……您演出吧……明天见……薄饼和菜……不见不散……我走了……回见,回见……”

    “呵呵,慢走……我不送您了……您慢走……再见……费心了……道上留神……”

    高锋捧得瓷实,一句一捧,句句不落,脸上还始终赔着笑脸。

    假的成真,真的是假,舞台上的真假,全靠演员的道行。

    不得不说,一人一个形象,胡炎和高锋都演得很像。

    恍然间,观众们感觉舞台好像不在了,眼前就是街面上俩朋友在道别,不过就是比一般人更夸张了些。

    没人大笑,但脸上都露出会心的微笑。

    后台的郭德刚和于慊,看得眼睛更加发亮。

    把观众逗乐,难。

    把观众带入自己的情境,更难。

    此中好手,便是津城的马三爷。

    念念叨叨半天,就留最后一个包袱当底,可观众们愣是听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