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五十四章 李治的一本万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第四百五十四章 李治的一本万利 (第1/3页)

    百姓们有钱了,损害的是谁的利益?

    是那些放印子钱的商号。

    而在这朝堂上,几乎有很多大一部分的人,都是有着自己的商号。

    这样做,自然让他们无法再把钱放出去,收取高额利息。

    可相反的。

    百姓们有了钱,对谁又是最有利的?

    是那些个商贾。

    而朝堂上的百官们,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商铺,有些家产在外面。

    百姓有了钱,那肯定会花出去啊!

    这个钱的来源,是皇帝控制的青茶还有商税等等。

    相当于是收取了他们手中的商贾的一些钱财,然后给了百姓。

    本来,是损失了一些他们的利益。

    那现在,他们完全可以从百姓的手中给赚回来!

    朝堂上,为了这个以工代赈,也是争吵了起来。

    有大臣说。

    这是在重徭役,重赋税。

    百姓到时候肯定承担不起,而大汉和前朝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百姓们活不下去。

    对于地方上的治理来说,也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所以大唐不能开这个先河。

    也有大臣认为。

    以工代赈是一个利国利民之策。

    李治静静地看着他们的争论。

    直到几位朝中的大臣,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站出来。

    才算是真正为这个政令做最后的决策。

    “陛下,臣以为……。”

    长孙无忌开口对这个以工代赈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优点在于。

    可以让天下百姓又有了一个可以养家糊口的生计。

    还能让大唐顺利治理好两河流域的水患。

    的确是非常好。

    只不过,却也有着缺点。

    那就是以工代赈,如若找不到百姓,又该如何?

    这工钱一次又能给多少?

    少了。

    百姓自然不愿意。

    多了,朝廷定然是负担不起。

    所以说来说去。

    最后也不过是一个从长计议。

    长孙无忌没有说,自己是绝对支持。

    只是在这一会儿的时间。

    把以工代赈的利弊都想到了。

    说了出来。

    最终就看李治自己的抉择。

    他这个右仆射,算是已经仁至义尽了。

    当真是好一个和稀泥的长孙无忌。

    而第二个人。

    却是马周。

    此人乃是寒门出身,当初还给人养过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