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2章 年终总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2章 年终总结 (第2/3页)

火凭借着与同类相比略好的质量,更加低廉的价格,以及顺畅灵活的销售渠道,因此在中国市场大卖。使用7毫米弹药的枪械成为中国各方势力的选,其市场占有率已经和过去被中**队热捧的7。92毫米德制枪械并驾齐驱。

    文总的各种军火赚到了折合86o多万美元,汞合金洋行和西斯洋行的支付方式都很灵活,除了赚取的金银、大洋之外,还有大批古董字画、珍玩饰品等玩意儿,这些东西大多数都是革命党们从八旗贵族、清廷官员家里抄来的。都说“盛世古董”嘛,在这个乱世,这些玩意儿当然就不值钱,这两家洋行的估价极低,不过革命党们的这些东西也是白来的,所以也就毫不心疼的,三瓜两枣的就卖了。

    巴纳扎尔还干了一件破坏历史的坏事,他在去年5月,用6o万美元买下了百事可乐公司。7月,又用1oo万美元买下了可口可乐公司,并把它们合并到了“红牛饮料公司”,于是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都成了红牛的分公司。

    去年,红牛饮料公司出品的各种饮料,成功打入欧洲市场,同时在亚洲市场售,加上美国市场,一共赚了316万美元。

    然后就是去年4月投产的“曙光日用品公司”,也是天顶星财团旗下。主打产品是配合洗衣机使用的洗衣粉、肥皂粉,以及洗水这三种新产品,还有就是采用后世配方的香皂和牙膏。好吧,宝洁公司注定杯具了,以后就没他们的事了。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利润很高,虽然才刚刚投入市场大半年,就已经在市场上狂扫245万美元。

    国内的威钢虽然已经投产,但基本上是左手交给右手,绝大多数产品都是内部消化了,所以利润比较低,只赚了86万银元(约43。8万美元),主要是在钢轨上面。星科飞行器厂和内江造船厂也同样如此,全部产品都是内部消化,一件都没有外卖,也就谈不上利润。

    沱江动力机器厂(隶属星科机器总厂)出产的热球机以及配套的煤气生器在全国大卖,并出口日本和东南亚,甚至返销欧美,在这一项上赚了265万美元。

    内江以及共同社的几个五金厂生产的圆钉、螺丝钉、各种钢铁工具和农具,也在国内卖得很好,已经全面占领西南和中南市场,利润折合168万美元。

    去年2月正式投产的四川糖业联合公司,是一个包括了制糖、造纸、酿酒、味精、酒精、饲料、蔗蜡等深加工项目的生产企业。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星科集团一直在致力于整合内江等地的制糖业,经过一番整和,沱江流域的内江、资中、资阳、简阳、金堂、富顺等地原有的6ooo余家制糖作坊,现在只剩下6oo多家,其他全部被合并到四川糖业联合公司里面。这些作坊的工人也基本上成了星科公司的工人。

    在合并过程中,星科也采取了很多灰色的、阴暗的手段,当然这些手段都是针对那些黑心商人、土豪劣绅、黑道帮会之类的反动恶势力,对于合法的商家,星科的做法还是很温和的,这点儿底线文总还是有的。

    另外就是,四川糖业用比较良心的价格直接与蔗农签订了统购合同,并由星科旗下的华夏银行提供低息贷款(月息1%),并且低价提供良种甘蔗和化肥、农药,以及技术指导。

    这个时候的蔗农是很苦逼的,因为缺乏资金,通常都被那些黑心商人用高利贷盘剥(月息2o%以上),然后又被压价收购,这样的双重剥削让蔗农们苦不堪言,现在有了星科的低息贷款,无疑是拯救了他们。

    最重要的是,星科公司变态的道路建设,这些修路狂直接把道路修到了大多数种甘蔗的乡甚至村,还用把汽车开到产地搞运输,这让产品运输变得比以前好了不知多少。

    四川糖业的这些条件无疑比那些奸商好到不知哪里去了,傻子才不干。于是大量蔗农投入了四川糖业旗下,成了专属供应方。至于直属地盘内的蔗农,那就更不用说了,那些福利足以让同行们羡慕嫉妒恨。

    整合后的四川糖业联合公司成了一个庞大的托拉斯企业,在去年生产了2o万吨砂糖、3万吨红糖和冰糖,几乎垄断了四川乃至西南的糖业,并占据了去年全国产量的五分之四以上。另外还生产了3o万吨各种成品纸和纸制品,8万吨朗姆酒,3万吨酒精,味精36oo吨,蔗蜡6ooo多吨,饲料和肥料7万多吨……

    四川糖业联合公司的各种产品在去年除了大量内部消化之外,在各地市场居然赚取了折合186o多万美元的利润。

    然后就是威远玻璃厂,这个厂去年的产品有七成都被内部消化了,又因为花了大量精力去试制各种高级玻璃,所以外卖的产量不算多,仅仅在国内市场上赚取了73多万美元的样子。

    去年投产的合成氨厂和制碱厂都属于四川化学工业公司,合成氨厂的产品也是大部分内部消化,炸药主要供应给各地基础建设,在四川这地方修路,没有炸药简直无法完成,好多地方就是靠炸药硬生生炸开的。生产的肥料也主要供应给了共同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