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工业 (第二更,求订阅) (第2/3页)
解决了技术问题之后,剩下的问题自然就是生产设备、建立工厂了,至少产品的销路,施奕文压根就不发愁,现在世界棉布市场是“卖方市场”,而且基本上被大明的棉布所垄断。
与一百年后的满清,靠茶叶出口换白银不同,大明靠的是“工业商品”,这个年代的大明差不多就是18世纪的英国,依靠出口包括棉布在内的工业产品赚取巨额利润。
中国的纺织品早在明朝之前,就已经大量出口海外,但主要还是丝绸。而到了嘉靖年间,出口的最大宗就变成了棉布,大明的棉布不仅销往东南亚、印度、中东等传统市场,还经过马尼拉销售到西属美洲殖民地去,早在16世纪末叶,中国棉布已经在墨西哥市场上排挤了西班牙货。许多欧洲文献记载,因为中国棉布价廉物美,所以印第安人和黑人都用中国货而不用欧洲货,非但美洲如此,就连欧洲都感受到了中国棉布的冲击。至于中国丝绸就更为传统的畅销产品。
“一千台,算起来的话,大概也就是一万张旧式织机,一年织布……”
在棉布行里经营多年的李南安,稍加计算后,就算出了工厂的棉布产量。
“一天差不多五千匹吧,但肯定是不愁卖的,棉布这东西,永远不愁销路,只愁产量,别说是卖到海外了,就是拿到松江,也有人捧着银子去买。”
对于这个卖方市场!
施奕文有一定的了解,因为大明出产的棉布相对廉价,早在几十年前,中国棉布就已经威胁到西班牙产品在美洲的销路了。17世纪初,包括荷兰船队在内的欧洲商船,每年都会把数百万匹棉布卖到印度、中东甚至欧洲本土。
如果没有明末满清入寇,没有满清对江南的屠杀,以松江布为代表的南布,会不断扩大生产,以满足世界各个市场的需求,而随着财富的增加,他们对政策的影响力也会不断的增加,他们甚至可能会向英国的同行一样,在本土棉花产量不足时,大量从国外进口,比如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