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 胆子再小一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八章 胆子再小一点 (第3/3页)

爱听。

    你见过伤寒吗?

    还不是跟我们一样,从教科书上看点理论知识,然后连猜带蒙?

    杨爱国说的,那可不一样。

    人杨老那是传染科活化石,亲身经历了多次伤寒爆发。

    见过的伤寒病人,比你规培生见过的全部病人都多。

    医生这一行,经验和水平非常重要。

    同一个病人站在面前,有的医生就是看不出名堂,有的医生却能一眼看穿。

    这就是差距——客观存在的,不得不服的差距!

    除此之外,杨爱国还比王磊多了个证据:流行病学。

    王磊靠自己看,勉强看到了三十来个疑似病例。

    杨爱国虽然没向上报告,却派人到各个科室收集大量相关病例,做了初步汇总,以帮助做流行病学诊断。

    伤寒的诊断分三个方面——

    1:流行病学诊断。

    2:临床诊断。

    3:实验室诊断。

    其中实验室诊断是金标准,但时间不够无法得到结果。

    王磊能对外说的也就是临床诊断,自然没有说服力。

    杨爱国在他的基础上,加了流行病学诊断,说服力倍增。

    杨爱国说完后,有个年轻的女医生问道:“主任,您早上说的‘自己悟’,是什么意思啊?”

    老头子笑了笑:“你们肯定很奇怪,还没有确诊伤寒,为什么要开针对伤寒的无渣饮食?”

    他抬起头,看向天花板,老眼微微闭合,仿佛在缅怀着什么。

    “我这辈子,从伤寒上得到的最大教训,就是胆子要再小一些,把病情看得再严重一些。”

    “执行无渣饮食,病人会损失什么?”

    “最多也就吃得不好,难受一些罢了。”

    “但假如真的是伤寒,却又没有执行伤寒饮食,会是什么后果?”

    立刻有好几个人争先恐后地回答:

    “肠穿孔。”

    “会死。”

    杨爱国点点头:“对啊,天平的两端孰轻孰重,不是很明显吗?”

    说到这里,他看向李一山:“李主任,老头子我很佩服你们外科啊。”

    “这次的疑似伤寒,每一个都不典型,但你们偏偏就揪了出来。”

    “这嗅觉,敏锐得很啊!”

    “而且,充分做到了胆子小一些,看得重一些。”

    “我很好奇,到底是哪几位医生这么厉害?”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