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卜算子 第十一章伴吾蹉跎(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卷卜算子 第十一章伴吾蹉跎(二) (第3/3页)

畏有加。

    神奇的手段,总能收获神奇的忠诚。

    魏忠贤对于那些大臣们违法乱纪的勾当,如今是查的一清二楚。

    在牢狱之中,没有谁不惊慌的,也没有谁能够守口如瓶。

    单单他知道的一些事情,已经激怒了当时审问的金吾卫。

    “回皇上,已经全部查清楚了,这些还有你下令抄家的大臣们的家产。”

    崇祯没有去看那些大臣们的罪行。

    拿起了抄家记录看了起来。

    周皇后站在背后,眼睛瞟了一眼最上面的一个总数:八千六百万两白银。

    心里立刻就起了惊涛骇浪,到底那些大臣们是怎么贪墨银两的,居然可以比大明三年的税收总和还要多。

    此刻也在也没了同情那些人的想法。

    用膝盖想,也能想到凭着那些俸禄,怎么也积攒不了之和么多的银子。

    “把这些贪污记录全部抄上几遍,然后贴在京城人最多的地方,另外给金陵去封诏书,把那一套朝廷的人全部搬过来接任空缺。”

    他差点都忙糊涂了,总以为自己要重新培养人才,却忘了当年太祖朱元璋在的时候,就有两套行政班子可以用。

    其中一套要是烂到根子上了,立刻就能移植过来,不会让整个国家陷入混乱。

    至于还会不会发生之前的那种事情。

    通过了这一次的大换血,想来没有人敢于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看到了吧,咱们大明不是没银子,而是这些银子都去了不该去的地方。”

    本来还在为编练新军愁银子,现在看来担心完全都是多余的。

    当然历史上裁撤驿站的事件,也就不存在了。

    **

    京城的消息,传到金陵之后。

    整个金陵的大臣们都沸腾了,倒不是为了所谓的道统,而是终于熬到了他们可以前去京城掌权了。

    对于权力的巨大渴望,瞬间就击溃了这些人的理智。

    读书是为了什么,为了人民的又,去而是很少的一部分。

    若不是为了掌权,谁会拼命地往上爬?

    而周围那些县城的官员们又都陷入了沉默之中,朝堂的大换血,就意味着空出了大量的官威,此时不争取一下,何时才能有出头的机会?

    本来还在酝酿的导道统之争,也因此戛然而止。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京城之中翻云覆雨,等到城外的官道上,车水马龙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

    韩爌坐着马车从金陵而来,原本以为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再次进入此地。

    却还是来了。

    他是东林党的元老,因为魏忠贤而不得不辞去官职,退隐还乡。

    现如今京城里的东林党人都已经下狱了,群龙无首之下却又不得不来。

    “党争何时是个头?”

    韩爌叹息一声,即便是他持身很正,也不得不深陷其中。

    在韩爌进入京城之后,外面一亮破旧的马车也驶了进来。

    一样是因为魏忠贤而弃官的孙传庭,却被几天前的一道诏书给招了回来。

    想着天下传闻的消息,心头只觉得荒谬。

    一朝文臣竟然全部被皇上下了大狱,虽然他是个武人,对文臣多有看不顺眼,可发生的事情还是让他仿佛在做梦。

    “就这些人的熊样,到底是用什么方法,逼迫的他们这些武人没有出头之日的?”

    他想不明白。

    同时想不明白的还有卢象升。

    他是天启二年的进士,现为大名知府,妥妥的文人出身,是在想不明白,就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火枪大学士”的头衔,闹出这么大的风波。

    这些人想要干什么?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听说新皇杀人,想来也是够仁慈的了。

    话又说回来了,要是闹腾能闹出名堂也能称得上一声“好本事”。

    可明明京营已经解散了,还给了他们串联的机会,结果还是一地鸡毛,这就很丢人了。

    而且他们派出去的那些手下,说是为了“卫道”,据他所知已经被关进了各个县城的大牢。

    诺大的风波,实际上连一丝涟漪都备有荡起,就被一直诏书,全部抚平的风平浪静。

    “好在这些人倒了,应该是大明的福气,若是外敌来临,真不知还要赶出什么奇葩事件。”

    卢象升摇头苦笑,深深的觉得自己身为一位文人,都觉得可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