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九章 大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九章 大世 (第2/3页)

后来者依靠这些福地,能在大阵笼罩下走出修行第一步,不至于胎死腹中、半道崩殂。

    “泉眼已经放开,接下来,灵性的涌动将迎来一段巅峰,之后将平稳,直到下一次灵性淤积足够才会再次引发。”

    陈屿为避免现世与深层的灵性交互影响到天地大过滤效应,在适度释放深层灵性的同时,也做好了后手,让灵性汲取与喷涌不再无序,而是如潮汐涨落一般按照一定规律勃发。

    站在青台山上,他伸出右手,吹拂一阵风力,化作万千杏黄光粒,洋洋洒洒没入虚空不见,飘向远方。

    “法种已传。”

    “如此,便看后来者表现如何了……”

    境界不同往昔,在造化之道上走了长远的陈屿已无需再一个个去甄选,安然于山头,自有清风过境,携法种遍及人间。

    不过法种内容与当初倒是无二,依然是一丝可蕴养精神意识的微弱法力,以及半篇熬炼血肉、养体强身的呼吸法。

    前者启灵,后者传法。

    法种千千万,启灵之种每一人都能得到。而传法篇章却不同,风会挑选,将选择那些天生灵性强大的人,又或者在其它方面独特,更适合修行之辈。

    立在山中,眼下白雾朦胧。

    陈屿目光远眺,仿佛随同无数法种一起驶向未来,一幕画卷徐徐拉开半角。

    那是修行的大世。

    也将是他以万灵巧思养己身的时代。

    ……

    越金漱回到了真武山,由于掌教与三位真人的安排,如今四堂六殿二十八山已没多少人,显得冷清。

    尹文念归来并未掀起多少风浪,只在少数几人中引来关注。

    掌教玉鸿,以及玉华、玉琼两位真人第一时间前来离雀山,四人静室内相谈了两日一夜,越金漱带着几个同门一起守在门外充当护法。

    第二日傍晚,四人走出,道人们年岁都不小,面色萎靡困倦,模样邋遢。一番洗漱休息,直到次日中午才发下指令,召集了门人弟子返山。

    十日后,镇魔峰大殿,看着堂中端坐的几位真人,以及一众风尘仆仆赶回来的师门长辈与各山山主,底下的其余弟子或许还不清楚发生了何事,先是被派下山找寻些没头没脑的,现在又急匆匆返山。

    众人皆是一头雾水。

    包括大半山主,他们虽知晓真人安排人手下山寻找的背后缘由,但今日他们看见坐在一旁的尹文念后,心头一震,料想是之前掌教说过的事又有了变化。

    而在弟子中,越金漱摩挲长袖内的手掌,上面一朵印痕已经黯淡,似乎某种力量在回山后的次日就消散一空。

    她坐在师尊背后不远,望看前方的众道人,眸光闪动。

    这次,大概真人们也不愿再遮掩,要吐露一切。

    真武山上的事对二十八山外的世人而言知者甚少,寥寥无几,只道山上道人往来出入,反反复复。

    “说是封山,结果出入的还真不少!”

    好事者如此说道,却也少有人关注根由,毕竟乱世之下,不止武林江湖,各处都纷乱,人人求自保,那还有多余精力去探究真武山在折腾什么。

    不过也有明眼人,在知晓了真武山的动静后陷入沉思。

    “可是察觉了变化?”

    一处山坡前,于启猛盘坐草团上。

    从山林外采买归来的路上,听得南方道门大派真武最近的动作,老道一时想的很多。抬眼环顾,植被似乎更加葱郁。

    视线上移,阳光明媚。

    而若越过这片山林,从另一端高处俯瞰便可惊讶发觉,独独在山坳的一角染了绿色,四方八面已然被昏黄彤红浸染。

    “又是一岁入秋来……”

    手掌拂过面前青嫩的鲜草,于启猛神色凝然。

    果然如他所料,不同寻常啊,这片地域。仿佛掌管四时的仙神也避让,不愿令此地染上半分衰黄。

    细想无头绪,老道士搞不清这里面到底有何究竟,他从塞外返归,至此停留了有两月,却依然如旧,只能模糊感知到这片区域上弥漫的若有若无的轻灵之感,其余便再无多余。

    唯独近日来吐纳之时,好似天地都变得空灵了数分,这片地域的轻快之感更加突显。

    老道沉吟片刻,怅然一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