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 藏剑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章 藏剑山 (第3/3页)

的几次外出之中,接连数次偶遇一个负笈仗剑远游至此的儒家门生,二人一同游园赏花,片刻光阴,言语极少,却言笑晏晏。

    少女深居闺阁不得外出之时,儒家门生便站在楼外远远眺望阁楼,少女则趴在窗户边,双手捧着脸颊,与那儒家门生远远对视,见他一眼,便可眉眼花开。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再后来,那名儒家门生不再继续远游,终于凭借自己一身学问,在那洞庭湖畔,闯出了不小的名堂,帮着少女退了婚事,少女的家族长辈,才渐渐不反对两人来往。

    再后来的后来,那个儒家读书人,变了心。

    说是他远游未完,不该一直留在这洞庭湖畔的,又说是遇见了更加一见倾心的女子,愿意陪他走完那山河万里。

    再后来的后来的后来,莫不惜便从一个巧笑倩兮的少女,成了一个闺阁怨妇,每天得闲便骂人,府中下人也骂,家中长辈也骂,街坊邻居也骂,远游至此的读书人,更是大骂特骂,骂得那些读书人,再到那座种泉楼借书,都要像做贼一般。

    再后来的后来的后来的后来,大楚王朝,边防尽数溃败,浮尸遍野。

    倒是莫不惜自己家那座种泉楼,除了极少几个自己求死之人,其余皆活。

    原因很简单,大羽王朝马蹄还未到达那座洞庭湖畔,莫不惜家族长辈,便已经早早联络上了大羽王朝那位同是儒家读书人出身的丞相李实。

    国已不国,家还是家,种泉楼,依旧是种泉楼,只不过,是替大羽王朝种那活泉了。

    莫不惜当时,正是那极少的几个求死人之一。

    可是头悬三尺白绫,将死未死之际,莫不惜那带头向大羽王朝投诚的父亲,说了一个其实只有莫不惜不知道的秘密。

    便是那负笈仗剑远游,到了这洞庭湖畔,便再也挪不开脚步的儒家读书人,其实没有继续远游,也没有遇见什么愿意陪他走过山河万里的女子。

    而是去了北边,死在了那座伏尸万里的战场上。

    读书人不止有书,还有三尺长剑,背负于身,不平则鸣。

    山河破碎,舍我其谁。

    读书人北去之时,与莫不惜记忆中那位比较刻板的父亲,有过一场推演密谈,推演大羽王朝大军南下之后,已经覆灭的大楚王朝各地走势。

    密谈,则是关于莫不惜,如何离开,如何让莫不惜解开心结,如何让莫不惜重新与他人言笑晏晏,生儿育女,安乐一生,每一步细节如何,其实那位像是比莫不惜父亲更了解莫不惜的儒家读书人,都已谋划妥当。

    最后,莫不惜未再寻死,也不再读书,而是转去学了剑。

    在藏剑山得了那柄珠帘,仗剑远游山河万里,女子心有不平事,以怨气作剑气,不平剑则鸣。

    在藏剑山待了二十年,却从未走过一趟江湖的老妪,其实昔年也曾是灵动可人的年轻女子,谈及此事,言语之间,尽是忧郁惋惜,神色间,却颇为向往。

    瓢儿头一回听说这些江湖故事,眨着一双大眼睛,一会儿一个“咦”,一会儿一个“啊”,一会儿一个“哇”,咋咋呼呼了半天。

    吴思南很难不想起自己娘亲,同是山河破碎,只可惜自己娘亲,身为一国公主,又遇见了那个不晓得为心爱女子谋划一条退路的窝囊废。

    就算是一起死在战场上,也好过在那就连自己都深恶痛绝的大羽王朝皇宫,自囚二十年。

    这样的窝囊废,就该去自挂东南枝!

    邓嬷嬷看了一眼吴思南,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那段故事,只是相比前两柄剑的故事,言语极少。

    这最后一柄剑的主人,正是那个差点成为吴思南父亲的窝囊废。

    当时蜀国公主殿下范姝,跟着自己父皇,游历了那座蜀国第一山的蜀山,遇见了那个在山中修行的窝囊废。

    出发前,范姝不想来,该走时,范姝却又不想走了。

    当时蜀国那个一向宠爱女儿的皇帝陛下,扛不住范姝胡搅蛮缠的撒娇,笑言了一句女大不中留,便独自离去。

    当时还不老的邓嬷嬷,跟着公主殿下,与那个小道士一起,游历了蜀国好些地方。

    说到这里,邓嬷嬷有些伤感,当时怎么也没想到,那段时光,便是公主殿下此生最开心的时刻了。

    后来那个小道士,在露州城头之上,身穿道袍,与蜀国将士一起,迎敌连那大楚王朝都已踏碎的大羽王朝铁蹄。

    再后来,公主殿下便去了北方,而那个小道士,从千万尸体中爬出,满身血污。

    再后来的后来,小道士从那曾与范姝一同看朝阳晚霞的藏剑山瀑布,一跃而下。

    可没想到命不该绝,不仅没死,在那瀑布下深潭边醒来之时,身边放着那最后一柄剑,名为秋露。

    吴思南双手收回袖中,微微眯起眼睛。

    择日问剑蜀山!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