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五章 兵强马壮者为之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五章 兵强马壮者为之耳! (第2/3页)



    “兵权不在手,青山已不在了。”

    ......

    此时,朱友宁已经精骑快马赶到洛阳。

    对于王师范这个人,他其实早就专门研究过了。

    他可不是一个本分的人,或者说他们一族都不是本分的人。

    本分的人,怎么可能在乱世争得一席之地?

    王师范所在的王氏一族是世家大族,约有二百余口人。

    王师范的父亲名为王敬武,早年驱逐平卢节度使安师儒,自领平卢节度使,成为一方军阀。后又在平定黄巢起义中立下战功,官拜同平章事。

    而后王敬武去世,年仅16岁的王师范继任平卢节度使。

    唐昭宗见王师范尚且年幼,不过一介少年,便派出太子少师、忠武军节度使崔安潜至青州,与王师范部下的一名叛将棣州刺史张蟾里应外合,欲将王师范从平卢节度使的位子上拉下来。

    然而唐昭宗却没想到,王师范人虽年幼,却杀伐果断。他先斩叛将卢宏,后诛杀同乱者数人,然后亲率大军攻棣州,擒斩张蟾,崔安潜九死一生,这才遁还长安。

    唐昭宗听闻崔安潜兵败的消息,这才不得不任命王师范为平卢节度使。

    而后的事,就是唐昭宗身死国灭,王师范高举兴复唐室的大旗,起兵伐朱温,兵败投降。

    这听上去......有点讽刺,不是吗?

    与当时的诸路军阀一样,王师范也不是忠于唐室之人,但却擅长利用兴复唐室的大旗。

    战乱之年,这类诸侯比比皆是,真正想要拱卫唐朝的军阀存在吗?

    当然不存在!

    就说岐王李茂贞,说他是忠于天子之臣,简直荒天下之大缪。

    李茂贞的岐王怎么来的?

    打下来的!

    打的谁?

    当时的天子,唐昭宗李晔!

    景福二年,唐昭宗恐李茂贞势大,出兵讨伐李茂贞,但反为李茂贞所败,李茂贞领兵进军长安问罪,纵兵大加抢掠,将许多宫殿付之一炬。最终在韩建的调停下,李茂贞被加封为岐王,并拜尚书令,撤军长安。

    天子?笑话也!

    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耳!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朱友宁可谓是深谙此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