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行军高邮终相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章 行军高邮终相见 (第2/3页)

,一面四面打劫,一面吸纳流民青壮,隐隐有做大之势。此时赖善成坐在乔家尖乔家大院的正厅之中,前后各有一个小娘在帮他揉肩捏腿,好不惬意。

    趁着扬州之乱,赖善成一帮贼匪着实抢了不少小娘子,最好的当然自己留着。要说这扬州小娘子就是水灵,还会侍候人。而且,赖善成发现通过给弟兄们发女人,让自己的手下对他更加忠心。

    赖善成也是有大志向的人,他并不满足做土匪的现状。现在,他准备做件大事情,立下投名状,就去投长毛。据说长毛有个大官也姓赖,说不定还能攀上亲戚。也许,自己到了那边还能弄个大将军当当呢!

    话说,老赖也是走运,有个自称是黄家管事的人找上自己。这个黄家以前跟自己有些交情,自己还帮着黄家做过几趟黑活呢。

    这次黄家找上自己也是大方,出手就是五千两,让自己去灭了一帮刚到高邮的董家团丁。老赖不管黄家的目的是什么,他打算接下这笔活。其一是这批团练都是新手,战斗力肯定不强,自己手下一帮老兄弟可都是见过血的。其二,这批团练是去协防扬州的,如果吃下,正好可以作为投靠太平军的投名状。

    老赖召集了几个大头目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派几个兄弟去高邮城周边打探一下,主要是看看这帮团练什么时候到。

    高邮城挨着高邮湖东岸而建,与扬州城隔湖相望,这里土地肥沃,人口密集,也算是一个上等大县。

    此时,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的湖面仿佛铺上了一层金色的鳞片。

    魏玉珍站在城门高高的望楼之上,身穿一身鹅黄色的对襟旗袍,头戴步摇。今天她没有看西边湖面上的落日美景。一双明亮的眼睛紧紧地盯着东方被夜幕侵蚀的大地。她想起前几天,姓董的那小子给自己写的一首词,这家伙明明是个商贾,还学人家舞文弄墨。不过这词写的倒是不错呢!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她在嘴中轻轻哼到,不觉已是面色潮红。

    “小姐,又犯花痴了!”旁边的莺儿小声嘀咕道。

    董书恒此时真的是连陪美女约会的力气都没了。手下的团丁还好,毕竟什么苦都吃过,至少现在能吃饱穿暖。他一个公子哥,虽然最近也加强了自己的锻炼。但是这一路下来,让他感觉自己的骨头架子都要散了。为了避免误会,董书恒把队伍放到了高邮城东面的卸甲镇。跟镇上通了文书之后,队伍就在城外扎下大营。安营扎寨的事情自不必董书恒亲自过问。他把团丁指挥交给刘青南之后,就带着一个警卫班进了镇子。他现在只想做一件事——洗个热水澡,睡个安稳觉。

    难得睡了个早觉,董书恒一大早就自然醒了。简单洗漱一下,换了身普通的士子青衫。带着几个乔装好的警卫,就进了高邮城。

    高邮城显然比东台要繁华得多,毕竟紧挨着扬州。扬州被占领后许多大户都跑到了高邮,也让这里出现了反常的繁荣景象。

    董书恒找了一家卖包子的店铺。到了高邮,总要尝一下这里小笼包。董书恒前世高三那一年,基本上每天早上一笼扬州包子。扬州包子的肉馅中加了糖,吃起来特别鲜。他一口气点了十笼包子,喊来随从的警卫一起吃,每人又要了碗豆腐花。一个饱嗝打出来,喉咙里满满的都是豆香味。

    董书恒穿越的第一大目标就是要把各地小吃吃个遍,看看经过百年发展,这些名吃变了味没有。以后他还想去尝尝新疆的烤包子,哈萨克的马肠,俄罗斯的大列巴……

    顺便看看没加滤镜的烤馕西施,面包西施……

    吃完早饭,他要去办一件家事。妹妹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