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章 先分析,骑兵突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章 先分析,骑兵突进】 (第2/3页)

战略行动,他参与颇深,他来到这里的可能性也很高。不过他长于战略,在战术方面的成就没什么展露,所以很难判断是不是他指挥的。

    而卡门这人,本身是苏丹行省的人,信仰的是哈里发的宗教,其母亲也是哈里发人,但父亲是罗马元老院的上等贵族,出身于吉浦路斯家族。在红衣军团中从一阿司长起步,打过日耳曼蛮族,也打过匈奴,跟斯坎迪纳维亚半岛的维京蛮族也有过交手。是个真正身经百战的将领,受罗马皇帝亲自召见,并授予罗马双头鹰徽章。晋升为红衣军团的大阿司长,相当于大汉帝国的师帅!这次亚细亚行省内部有很多谣言,认为罗维尼斯没有完成马诺总督的计划,极有可能派他来东方完成接下来的计划。算算时间,他很可能已经抵达这里。

    当然,马诺总督麾下还有许多将领,其中出身于马诺总督老家巴伐利亚行省的心腹高级将领就有四个。此外还有为数不少从罗马首都派来的军事学院高材生,以及亚里士多德导师门下毕业的将领……说马诺麾下人才济济是不会错的。

    “马匪就是马匪,不是军队。他们的将领再厉害。没有得力的兵卒,一样只是纸上谈兵罢了。”鄢如玉最后总结道。

    沈云不得不承认鄢如玉说的有道理。特别是在文萃派人回报战况之后。

    就在沈云和屠天骄、鄢如玉商议探讨的时候,前方文萃已经跟马匪的前锋交手结束了,而马匪如今也完全蜷缩在恒河旁的三座桥梁边。没有再往前深入。

    前面说过。恒河并不宽,水深也不到难以跋涉的地步,并且之前恒河上有一座木质的桥梁。因为恒河实在不是什么天险,水流又不急,所以汉军并没有毁掉桥梁的打算。加上马匪熟知这一带地理,经过一夜抢修,又修通了两座桥梁用来渡河。总体来说,现在恒河两岸是连成一片的态势。

    而在之前的交锋中。马匪所呈现出来的军事素养比飞骑卫来说,差的太多太多了。沈云麾下的红狐部。上马能弯弓骑射、冲阵破敌,下马能持盾结阵、当者披靡。更重要是的,汉军那一向不败的威名给了汉军士卒无限的内在动力。试想一下,两军对垒,汉军这边毫无顾忌,气势逼人,举盾格挡,然后就是配合无间的平刀直刺,接着再格挡再直刺,没有太多花哨招术,全靠士卒间无所顾忌所向披靡的气势和平日艰苦训练的娴熟杀人技巧。而另一边却是朝不保夕,为了混口饭吃而被迫应战的马匪,这两者间根本没有可比性。

    所以文萃虽然只有一曲人马,但不论在上千人的马战中,还是几十人的步战,汉军都占尽上风。而作为群胆生物的存在,军队是需要不间断的胜利去喂养的“怪兽!”一旦胜了,接下来的胜利就会变得很自然很轻松,而一旦败了,那就是兵败如山倒的崩溃。

    马匪再强悍,也只是面对防护能力不足的商旅,而一旦遇上像汉军这样整齐有素的团体时,被击败也只是时间问题。

    在恒河边一个不高的山包上,沈云策马而立,眺望恒河两岸。午后的阳光已经偏向西边,照的恒河水有些金色,在桥梁两边,马匪密密麻麻的陈列着四五个步兵方阵。三个呈品字形立在沈云当面,每个方阵大概一千人左右,方阵两翼还有千余骑兵翼护。而在恒河对岸,两个密集的骑兵方阵,以及散落两翼的游骑。再加上方阵后面更加密集的马群---好吧,马匪马匪,没有马怎么能称之为马匪?

    说起来,这些马匪所拥有的马匹还真是惊人,一人双骑都不足以形容。不过,他们在恒河这边摆开步兵阵,那边摆开骑兵阵,这不是明摆着让这些步兵送死么?

    两边军马加起来超过了三万,那看上去简直就如同一个马匹的海洋。站在沈云这个角度,根本看不到马匪军阵的尽头在何处。不过沈云不认为这样的方阵能有什么作用。且不说马匪的马匹不如汉军,就是他们的骑士战力也远不如汉军。而此时他们又将步兵摆成方阵列在恒河这边,骑兵方阵放在对岸,这不是明摆着想打不过就跑的念头?

    众所周知,方阵是军阵中最简单的阵型,一大帮农民就能摆出一个方阵,也是最适合没有太多军事训练的人组成的阵型。但不可否认,方阵又是军队里,特别是步兵军队里最厉害的阵型。因为它是所有阵型的基础,从方阵能够演化出无数种变化。当年打遍华夏的大秦帝国,其军队最著名的就是如墙壁立、所向披靡的步兵方阵!

    可是,沈云很怀疑这帮马匪能不能发挥方阵的真正的威力。

    在恒河上游。赵信那一曲也将兵锋横扫到了这里,远远的,汉军呈现两翼包夹的态势。将马匪包围在恒河边上。虽然恒河对面没有办法,但恒河这边的近六千马匪是别想顺利过河了。

    当然,马匪的阵型也并非一无是处。经过飞云堡、淄木等战场的沈云,一眼就能看出,马匪真正的精锐是静立在恒河对岸最突出的那支骑兵方阵,而在恒河这边的步兵里,品字形最当头的那一个步兵方阵也是马匪的精锐。

    是不是精锐。从临战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