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价值几十亿的宅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章、价值几十亿的宅子 (第2/3页)

要尽快收拾一遍,把金丝楠木全部换掉,什么家庭条件敢住这么奢侈的房子,当自己姓朱,还是爱新觉罗?

    拿定主意,南易走出宅子,走到在外面抽烟的冼耀东身边。

    “冼叔,这宅子我要了,不过,我暂时只能拿出200块,其他的,等咱们的营生挣了钱,再从我的份子里扣,得不得?”

    “成啊,到时候你和大队写个条子就行,这毕竟是属于大队的公产。”

    这年头,社员家里“闹饥荒”,欠大队粮食或钱,一欠就是几年、十几年都是常有的事情。

    如南易这样,先给个小头,其他先欠着,都算是比较靠谱的。

    无非就是他这笔饥荒闹得有点大而已。

    “南易,不过丑话说前头,大队最多让你欠三年,到时候你要是没还清,这宅子大队可是要收回去的。”

    “冼叔,你放心好了,就算咱们的营生没干成,我也有其他来钱的门道。三年时间,我绝对能还清。”

    “冼叔我当然相信你,明天你到大队部,咱们当着其他班子成员的面,一起写个条子。”

    “好嘞。”

    ……

    第二天,南易就去了大队部,当着大队所有班子成员的面,和大队写了一个条子,也把200块钱交给会计冼济民。

    这样,原来的刘宅,就变成现在的南宅。

    接着的两天,南易又忙着跑落户的事情,去知青办结束粮油关系,又去公社办理户口本。考虑到以后,南易并没有把自己和刘贞的户口落在一起,俩人是一人一户口本。

    粮油关系落到了文昌围,接着又是去丈量自留地。

    和冼耀东良好的关系起了作用,南易和刘贞的自留地都在铁丝网的对面。

    从罗湖口岸到深甽湾这里,有一道铁丝网把对岸和这边隔开,铁丝网对面属于香塂管辖。可在铁丝网对面,有一片属于文昌围的土地,不能说拉了铁丝网那片地就属于香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昌围的部分社员手里就持有《过境耕作证》,有这个证件就可以跨过铁丝网,去对面耕种。

    “南易,我也不瞒你,在对面,我们已经在搞分田到户。”

    “冼叔,我眼又不瞎,那好几个社员,在这边干活就是磨洋工,去那边就是往死里干,要是没有猫腻才怪呢。”

    “你小子,就是机灵。行了,你现在还没证,过不去对面,分给你的自留地离铁丝网不远,一会我跟边防说一声,你就站铁丝网边上看着。”

    “行,冼叔,那个过境耕作证我可以搞一张么?”

    “你是不是傻了?自留地都给你分到那边去了,当然得给你搞一张。”

    “呵呵呵,对对对!”

    南易看似傻乎乎的点点头。

    人嘛,就算精明,也不用时刻表现出来。

    懂得藏拙,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冼耀东和巡逻的边防打了个招呼,南易就被批准可以靠近铁丝网。

    那边量地,南易就站那看着,冼耀东把分给南易两人的土地四角插上树枝,给他指明了分界线。

    自留地,一般都是旱地,灌溉不方便的地,一般人家都会留着当菜地。

    当然,这是几年以后的做法。

    这时候,自留地种什么,一般也不是自己能做主的。上头说可以种哪些作物,你就从里面选一样或几样种就得了。

    “这片,就是你和刘贞的,你们想种什么就种什么,现在公社上也不会做太多要求,都是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