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1章 大明的脊梁(大结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第341章 大明的脊梁(大结局) (第1/3页)

    什么是文人?

    文人就是有文化的人,就是有知识并且水平高出了一般人一大截的人!

    而官员呢?

    官员就是这些文人当中的佼佼者。

    即便是不可能或者难以解释的事情,到了他们手里,这些官员都能引经据典的找出可以反驳的理由,并且还能让你心服口服。

    所以嘉靖只能废除海禁了。

    于是,前脚走到大理寺的杨铭后脚便又被召回了金銮殿开始商议海运事宜。

    因为有了利益的纠葛,所以很快的朝堂诸公便商议出决定加设海运司的决定,全名为大明海外贸易运输管理司,虽然名字不怎么样,但是权力却不小。

    首先其乃是一个新设的部门,而且因为来往金额巨大所以其编制是司,主官乃是杨铭,为海运司的郎中,当然也兼任惠州知府。

    有了两种便有三堂主事,分别是杨慎、刘仪最后一个便是以秀才出身荣登高位的张文才张胖子。

    没办法,杨铭极力举荐,并且人家有各地办理相关事务的经验,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是正六品的衔绝对是让老张家光耀门楣了。

    除此之外,张家两兄弟也被杨铭弄了过来,走的武值点了两个百户,算起来也算是吃上了公家饭。

    接连在宫中逗留了三日,杨铭便带着十八艘大船回到了惠州,只不过里面的银子嘉靖却是没有拿,也没有收入国库当作了杨铭起班底的经费。

    有了银子,有了官职,办事就越发的高效起来。

    因为在京城的时候便说好了杨铭手里有八十张选吏的白条,所以掌握了小吏任用的他一时间更是炙手可热。

    于是,惠州突然间再一次火爆空前,听到了惠州成立海运司的各地士绅、官员纷纷到惠州和杨铭碰头,都像借着这道东风发笔横财,当然打听些风声的意思也在其中。

    短短的三个月不到的时间,惠州府就修建起了一个巨大的港口,并且周边地区也开始筹建贸易公司、造船作坊....

    而杨慎、刘仪和张文才也没闲着,他们需要前往各地采买即将海运的必须品。

    几乎就在这段时间,福建、广州的倭寇也被各地水师剿灭一空,于是各国的商人也开始于海运司接触.....

    嘉靖二年四月三日,海运司第一批货筹备结束,由广东水师派遣所部七成随海运司主事张文才拜会各国,并且传输大明商务事宜。

    嘉靖六月十八,张文才率领船队满窄而归,所获金银满仓、宝石、珍珠各色奇珍异宝不计其数,从此开始大航海时代。

    同年大明各州府手工作坊数量呈几何增长!

    同年大明商税超过农税四倍!

    同年大明水师宣布扩军二十万!

    同年十月,蜀光侯杨铭娶平妻夏氏雨柔,纳妾妙云、妙音、李小翠。

    ......

    短短的一年时间,大明南海周边小国均举国内附。

    嘉靖三年,二月,杨门李氏俨然长子出生,遂送京师嘉靖赐名杨海,封昭武校尉。

    嘉靖三年,十一月,杨门朱氏永淳公主红秀产子,名为杨洋,嘉靖赐封镇远侯!

    .....

    “杨铭,最近瓦剌犯边你怎么看?”说话的是刘仪,他现在头发已经白了一大半,这两年这位于是忠臣出生的清流官终于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整天痛并快乐着。

    杨铭在书房里走来走去,最后想了半天,才对一旁坐在椅子上喝茶的刘仪道:“看来我是到了该回京的时候了!”

    “什么,你要回京?”刘仪手里端着的茶杯都快掉到地上。

    现在整个大明已经变成了半工业国家,各位所生产出来的货物有七成从惠州港出海,并且从外面源源不断的运回财富,可以说现在惠州府所产生的价值已经远远高于其他任何地方了。

    “嗯!我必须回去!上半年倭国经过我们的调拨四处征战,等他们打完了我估计也就剩下不了多少人了,到时候你让童铁童将军率部直接将胜利者诛杀便是,然后从各地运送我大明百姓、以及官员过去,就行了!至于我在与不在都不重要,现在我最想的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