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走到了世界舞台 (第3/3页)
了很多,大家脱去了棉衣,才能适应这里的温度。
1945年1月22日,毛公周公和宋子文的三架飞机到达。几个人刚刚住下,小路就接到了情报,美国和英国法国三国领袖已经到达了地中海小岛国马耳他,三个国家在马耳他开预备会。
盟军的两个阵营形成了。
法国参加塔尔塔会议是几天前定下来的。在确定了中国参加之后,延安向三国发出了建议,强烈要求法国参加这个会议,并且说,戴高乐将军是代表法国的最合适的领袖。
英国首先同意了中国的建议。这是很罕见的。
英国的想法很简单,将来对德国的占领一定要把法国拉进来,美国占领德国后,不可能驻军很久,有了法国,才能避免英国独立面对苏联占领军的局面。
美国也同意了,但是,苏联强烈反对。苏联对延安不满:我把你拉过来,你为什么不和我商议,就向其他两国提出建议?
延安回答得很平和:拉法国进来,对反法西斯的大局有利,欧洲局势虽然见到了胜利的曙光,但胜利会来得很艰难。德国有大量的军官士兵不相信自己会失败,士气很高。我们目前还是要把一切力量团结起来,才能尽快取得胜利。
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会议虽然没有开始,但第一个回合已经结束了,延安完胜。
1945年1月23日。土库曼加盟共和国的首都阿什拉巴德。
孙维世在阿什拉巴德的图书馆书店跑了一趟,她把书店里的亚洲地图,欧洲地图,世界地图都卖到了手里。手里的卢布不足,人家又不收美元,只好把手里的一块手表压在书店。回去拿了卢布,再把手表赎了回来。
翻译和参谋们立刻开始,把俄文版的地图翻译成汉语,把汉语标注在地图上。
毛公要了一张世界地图,一张欧洲地图,一张亚洲地图,盯着看,几个参谋帮助他把地名国家名用汉语标注上去,经常是一看就是一个小时。他这一次来,站的角度很高,他思虑的不仅仅是战后的实力范围,还有将来的千百年的基业。
与会的几个领袖,都要考虑全局,考虑世界全局。
1945年1月23日。阿什拉巴德。
小路在阿什拉巴德与法国取得了联系。法国通报了马耳他会议的精神,英国法国美国一致认为,欧洲战局很艰难,盟军登陆后,伤亡很大,希望苏联加大对德国进攻的力度,为此,三个国家愿意把东欧让出来,作为苏联的势力范围。
亚洲,他们认为,要中国出更多的军队。亚洲战局比欧洲还差。为此,他们也愿意让步。
周公和毛公得知此消息,十分高兴。
我们身后的两百万军队,就是我们坐在战后势力范围划分的谈判桌上的资格。我们有资格坐在这张桌子后。
法国来的情报,还有苏联的情况通报都说,这一次会议的议程有两个,第一是欧洲亚洲的战局安排和战后势力范围的划分。第二是联合国的成立,常任理事国的名单等。
把情报通报给宋子文,毛公想听听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