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 佛门静地掀狂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章 佛门静地掀狂澜 (第2/3页)

一人亮剑道:“凌云寺广日天王想请阁下赐教几招,来者可敢留下姓名?”

    来人看也不看广日天王一眼,冷声道:“敬海和尚,来日必定要再领教你的《易筋经》绝学。”言罢脚尖轻点,向山门外腾身而去。敬海方丈身边四人就要追击。方丈伸手拦阻道:“四大天王,你们拦不下他,让他去。”

    戒律堂首座明智大师见敬海方丈连声咳嗽不止,急忙奔到他身边,关切问道:“方丈,你伤得如何?”敬海方丈面露沉思之色道:“伤得不轻,心脉受损。你安排下去,巡夜人手增加一倍。”

    清晨,阳光照在嘉定府捕快房厚重宽大的木门之上。

    一位身材高大的汉子迈着稳健的步伐来到捕快房门口。门口值夜守班的捕快见了他,躬身施礼道:“总捕头早!”汉子抱拳道:“兄弟守夜辛苦了。”

    大汉是嘉定府捕快房总捕头,姓张名宗正,乃青城派掌门丹阳道长门下二弟子。

    张宗正进了捕快房,先泡上一壶峨眉山雪芽绿茶,然后在院中练习了几遍青城六合刀法和青城劈空拳,见壶中茶汤色变得嫩绿明亮了,便坐下品茶。

    办公前先喝一杯雪芽绿茶,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茶香散在空中,空气也随之变得清香馥郁。

    张宗正慢慢地啜饮下几口茶,只觉得齿颊留香,舌底生津,浑身上下舒泰无比。

    他舒活好筋骨,喝完香茶,便开始擦拭自己的爱刀。张宗正爱刀名为新亭侯刀,是师父丹阳道长送给他的礼物。

    几年前,当张宗正从军中受伤退役做捕快的那一天,丹阳道长送了自己收藏的新亭侯宝刀给他,并赠言道:“宝刀为蜀汉名将桓侯张飞所铸造,此刀承桓侯猛烈刚正之忠,存春秋凛然之气,名动天下。你勇猛果敢,嫉恶如仇,性情与此刀相合,望你能借此宝刀保嘉定百姓一方安宁。”

    阳光从捕快房的木窗照射进来,照在宝刀之上,照耀出数十道耀眼精光。

    张宗正摩挲着爱刀刀锋,心中颇为愉悦,因为今年的嘉定府在他的治安管辖之下四方平安,只有几件小小的偷盗事件发生。

    他想到马上中秋佳节将至,想到节日里可以上青城山和师父、师兄弟们欢聚一番,不由露出了一丝笑意。

    忽听得一阵脚步声响起,两位捕快神色凝重,一前一后匆匆走进来,拱手施礼道:“见过总捕头,嘉定府中和城外李家村昨晚各发生了一起儿童失踪案,特来禀告!”

    张宗正立时放下宝刀,吩咐道:“张清,马上做三件事:第一件,叫兄弟们立即描绘孩童画像,在各处城楼出口张贴,严加盘查出城孩童;第二件,立即封锁周边所有码头,只有仔细查询过的船只才能放行;第三件,叫兄弟们发动手上的眼线,城内外全面搜寻。李风,带我去现场看看,路上告诉我发生案件的时间,地点以及相关线索,”

    捕快李风领着张宗正一边报告案件相关情况,一边前往现场。来到现场,张宗正得知两个孩童皆是在自己居住房屋周边走失,便先仔细询问案发时周边在场人员,但没有找到孩童走失的线索,两个儿童仿佛凭空消失了一般。

    接下来,众多捕快及眼线奔走半天,依旧毫无所获。

    张宗正将各种情况一一分析,一人乔装打扮来到东门城墙出门口。嘉定府东门口来往人员最为复杂,出东门口不过半里就是东门大码头,是嘉定府水运通道中人流与货物主要集聚地。

    张宗正在这个最重要的地方安排了手下精明机警的捕快何灵负责盘查。何灵为峨眉派弟子,早年浪迹江湖,见多识广,以往在多宗案件中为他提供过有力的帮衬。

    此时是下午码头忙碌时分,张宗正站在城门口警惕地向周边查看,但见人们来来往往,码头上停着二三十条客船和货船。

    码头向河流上游走出半里多,是几道起伏的山梁,山梁上的青松翠柏间立着一座座坟墓,本地人都把那里叫做乱葬岗。远远望去,一道道冰冷坚硬的坟堆立满山岗,整个山梁显得阴森可怖。

    忽听何灵道:“小孩,你是一个人出城吗?”张宗正回头一看,只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孩童正在接受何灵盘问。孩童没有回答,一双眼睛呆板地望着前方,耳中似乎没有听到何灵的问话,只是向前走去。

    何灵走进禀告道:“总捕头,这个孩童恐怕有些问题。第一,他十一二岁,单独出门。第二,他目光呆滞,行动僵硬,口不能言。我怀疑此童被江湖中一些难为人知的秘术所控制。”

    张宗正眼神变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