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蓄势待发 (第3/3页)
老洪拿着一杆秤,称量并写好每一坛酒的用粮比例,最终由李明超计算并汇总酿造所需的资金时间成本,好安排进一步酿造计划。
“这三坛清香型头曲适合做平价散酒,高温发酵周期在一个礼拜到半个月不等,用粮差别不大,都是本地大规模种植的豌豆和高粱。”
“这两坛是浓香的生料发酵,至少六十天周期,用粮比较杂,不过本地也能买得到,适合作为精品散酒,或者继续中温窖藏。”
“这坛是改良的苞谷酒,周期最快,十天之内就能出窖,但蒸馏之前的出酒率不好控制,42度的口感最佳,能卖高价钱。”
“最后这两坛就是珍藏了,用粮更杂,其中的稗子、荞麦和橡子还需要在邻县才能买得到。主要是用小曲和麸子发酵,入池的水分温度最难控制,只能在每年五六月的最佳时机酿造,出窖之后建议封存至少一年。”
李明超听着也不停记录计算,同时要参考工人数量、场地容量等信息,这些数据杂乱无章,他必须在近几天内做出最合理的安排,让酒厂发挥出最高的酿造效率。
笔杆子活很快忙完,老洪又把酒坛依次打开,让李明超亲自品尝。空说数据之外,这当然是最直观的感受方式。
虽说每种酒只尝一口,但七八口下来李明超也有点飘飘然了,喝酒最忌讳混杂,这样极其容易上头。
不过总体而言,老洪的技术确实厉害,每一种都让李明超拍手称绝。只要品质有保障,其他的都不在话下,李明超已经能预料到第一窖大卖的场景。
“你们先忙,我去县里办点事,咱开张后的第一炮必须打响!”
李明超这是打算去县城租一间小门面,作为自家酒厂的首家专营店。除了扩大影响力之外,也能作为首要销售渠道。
在十多年前,由于政策等等原因,店面是很难直接租用的。酒厂的销售也主要以订购和散销方式进行,但酒厂毕竟地处山沟,这样的销售效率实在太低,所以门店是当下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