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5章:周似回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第355章:周似回归 (第1/3页)

    “商阁老,这……”

    等皇帝撂下话走人后,内阁的几位大臣面面相觑。

    皇帝走了,他们没有了情绪爆发的对象,自然也就冷静了下来。

    在沉默一段时间后,都察院都御史王竑率先对商辂开口。

    作为主管检察的国家最高官员,王竑其实是乐意见到检察权力扩大,延伸到最底下的。

    毕竟权威重了,不仅能体现出皇帝对自身的重视和对吏治的认真,自家也有不少好处。

    名正言顺的权力,谁不喜欢呢?

    倾向于守旧的彭时则是继续反对,“民可,使由之。这是陛下自己对圣人的句读之断,怎么如今,什么都给他包办了呢?若是事事都检,人人都察,岂不是说明朝廷连地方上的县令都信不过?”

    朱见济在给太学编教科书的时候,是很努力的在塞私货,企图把学子培养成自己想要的人才的。

    所以他“首创”了标点符号,对大量的典籍进行了断句。

    一些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的语句,朱见济自然是沿用了的,但对于一些句读不同,意义就要变一变的句子,则是在天下士人中引起了不小反应。

    典型的就是彭时刚刚所讲的那句,

    到底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还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解读不同,对读书人的冲击是很大的。

    当初在编修的时候,翰林院的学者就跟皇帝大胆的辩论过这话,可惜没能抵得过朱见济的诡辩,加上后者皇权在身,到底是认了——

    朱太祖连孟子都扔出孔庙了,对其人的著作都删改了不少,现在老朱家的皇帝要改一改别的话,谁能抵抗?

    而且这意思一变,反倒是更符合儒家的传统思想了。

    毕竟在如何治理国家上面,中国沿用了很久的儒家方法,也就是“以德治国”。

    不管人心里怎么想的,起码大家嘴上说得都是这样的话,要遇上某些缺心眼的,就容易把这话当成真理。

    而德治,就是儒家扯着嗓子喊了几千年的东西。

    从春秋时期开始,德治跟法治就掐架了不知道多少次,直到后面当官的都成了儒家的人,才慢慢的掌握法律解释权,用儒家思想指导起了法治建设。

    对于真正的儒学家来说,他们是相信“道德能感化一切”这种事的。

    地方上面已经有了乡约、社学这种东西,百姓是可以得到足够教化的。

    再去强化检察,强化管理,那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