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3章:乾圣五年底的辽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53章:乾圣五年底的辽东 (第2/3页)

是到处认爹?

    但在三辽这种少数民族数量居多的地方,对那些努力学汉话,让自己融入诸夏的蒙古、达斡尔、鄂伦春等族少民来说,能用汉话说出来就好,具体的含义没必要太过纠结。

    而且随便认爹,这本来就是少民们的优良传统,在乾圣朝的代表人物,就是已经被大明册封为归义王的瓦剌首领达巴拉干。

    在他为了维护自己作为二世祖的地位,不要脸的强行比他还小十几岁的朱见济为干爹时,达巴拉干的名声,就已经传遍五湖四海。

    虽然很无耻,但效果的确很突出。

    就达巴拉干那水平,都能在大明的扶持下,稳稳当当的坐了小十年的瓦剌统治者,还通过兜售羊毛奴隶发了财……更加表明了,大明在养狗方面的用心。

    所以引得不少人都对“认爹”一事很热衷。

    但皇帝不是你想认就能认的,起码得是达巴拉干这种地位的人才行。

    像三辽这边的普通部落首领,大多选择了驻守附近的主要将领当义父,意图借机打入大明的上流圈子。

    就算皇帝讨厌这种风气,禁止过其流行,也耐不住人舌头厚。

    而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洪涛在辽东当了一年多的官,也成了当地少民眼里的好靠山。

    第一次被人这么叫的时候,洪涛还很惊讶,生怕传到老婆耳朵里,引起家庭矛盾,破坏夫妻关系,于是很严肃的指出了对方的语法错误。

    结果这个汉名叫刘大志的,当场就给他跪了下来,眼含热泪,用磕绊的汉语说他是这里的父母官,本来就值得他们喊爸爸,自己也是真心认同这个说法,所以才会忍不住叫他“大人”的。

    被如此对待了几次,洪涛也习惯了。

    如今再听刘大志喊爸爸,他也就是轻声提醒一下,不再浪费时间去纠结。

    “你是来办理开厂手续的吗?”

    洪涛啃完了饼,又给自己灌下一碗热汤,才撑起滚圆的身体,挪到摆了各种档案的桌子边,“东西给我!”

    “是的是的,这是大宁和通辽那边的大人给我打的证明……我祖上真是八代良民,当初女真野人祸害辽东,我家也从未参与过!”

    刘大志从鼓囊囊的棉衣里掏出几卷盖了公章的文书,递给洪涛看。

    他来这边,是为了开水泥厂的——

    三辽地广人稀,而且气候严寒,搞基建对于官府来说,是个极大的负担。

    明朝政府的动员能力,到底比不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