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二章:太子的皇庄建设计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二章:太子的皇庄建设计划 (第2/3页)

人,每天定时定点的干活也没什么。

    而那什么农庄也被农人们很快接受,不就是互帮互助吗?

    作为一个农民,家里遇到难事,不就是找街坊邻里帮忙吗?

    反正耕牛和锄头这种东西,东宫都会为他们购置。

    只要太子爷真的是为了他们好。

    大口吃着只有过年才能出现在桌子上的肥肉,农人们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而他们渴求着的肥肉,放在宫里却是不配端上皇家桌子上的,充满了骚腥气的贱肉。

    于是朱见济决定,皇庄稳定下来后,还要把养殖业弄出来。

    人不吃肉怎么行?!

    西方的某位国王都敢放出豪言壮语,让他的子民每个星期锅里都能出现一只鸡,朱见济作为日后的大明天子,怎么就不敢让中华的亿万百姓每个星期……

    吃上两个鸡蛋呢?!

    随后,朱见济又问了下农人们平日的生活问题,还有春耕所需,才转去其他地方查收。

    “这些良田用来耕种,这些地方给孤腾出来,用来给那些匠户住。”

    面对着绘制出来的皇庄面积,朱见济在上面划了几下,设计好了将皇庄的具体布局。

    除了农业,制造业也是需要的,也此朱见济又特意找了景泰帝一趟,请求他把朝廷里有本事的匠人调动一批给自己。

    老朱同志制订的户籍制度到现在虽然有所崩坏,但总还有一大部分得以维持,所以在百年家传的手艺磨练中,培养出了不少厉害的工匠。

    比如在造船技术上远超西方数百年,并且体型巨大的郑和宝船,就是这些匠人的智慧结晶。

    而现在距离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才过去二十来年,还有很多参与过宝船制作的匠人活在世上。

    朱见济打算把这些人才都找过来,也许重新打造宝船的机会还没到,但是以他们的手艺,制作一些其他的东西还是足够的。

    而且那些人也的确上了年纪,朱见济感念他们在历史上的贡献,放他们在皇庄养老,专心做研究和培养下一代手艺人,也是可以的。

    大明的未来必然是浩瀚大海,所以造船的手艺绝对不能落下。

    而当朱见济把这个想法告诉马冲的时候,后者只是红了眼眶,对着太子连连“谢恩”。

    马冲虽然和三宝太监差了辈分,但好歹是名义上的爷孙,他对爷爷当年的辉煌还是向往的。

    这是属于他们这一脉的荣光。

    更何况朱见济在谈及“郑和下西洋”的时候,直接断言后世评价中,郑和绝对会占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