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二章:太子心怀百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二章:太子心怀百姓 (第2/3页)

出现延误了春耕,出现了饥荒。今年的天气与往年类似,儿臣担忧这些地方又要出事,因此想要请父皇下旨,派几位大臣去看看。”

    “若无事还好,如果发现问题,也可以防患于未然。”

    朱见济即便历史不行,但前世终究是听说过“大明亡于天灾人祸”这件事的。

    罕见的小冰河期摧毁了大明朝很多地方的农业,然后贪官污吏的搜刮盘剥激起了四方民变,最后将整个大明炸上了天。

    朱见济也为此心忧。

    因为他知道,对于整个地球而言,要真有什么气候变化,肯定不会只在明末那十几年里。

    也许现在就有体现了,只是要再过一百来年才跌到谷底。

    更何况在计划建立自己的皇庄后,朱见济有派人收集有关于农业的资料,随后得知了王竑曾在去年上疏赈灾的事,并在其中明确指出这些年的气候正在变得糟糕,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各种水灾饥荒。

    这让朱见济一下子紧张起来。

    他是文科毕业的,知识储备比起那种一穿越就熟知火药制造,肥皂研发的理科前辈远远不及,但却是感性不少。

    他深知面对人力无法抵抗的天灾,老百姓会出现什么场景——易子而食,饿殍遍野。

    更厉害的是,一向温顺的老百姓过不下去,是会造反的!

    朱见济的屁股已经一半坐到了龙椅上,怎么能让人造他的反呢?

    于是他在大清早的一起来,就在思考如何说服他爸派人去江淮一带,预防……或者说赈灾。

    因为对比前几年的春季灾荒时间掐算,那里很有可能已经发生了不妙的事,只是消息还没有传到京城罢了。

    景泰帝听完儿子的话,又习惯性的看向于谦,问他道,“兵部尚书以为如何?”

    关乎赈灾,不问别人偏问兵部,这是一个比较奇葩的选项。

    但是在景泰朝,大家已经很习惯了。

    于谦举着笏板出列,倒是肯定了朱见济的担忧,“自正统以来,山东、江北沿岸几乎年年闹灾荒,区别只在于大小而已。”

    “太子顺天应人,见今年气候反常而顾念百姓,是值得肯定的。陛下不妨依言而行,派人前往这些地方看看。”

    于谦开了口,其他人也纷纷表示可以这样做。

    随后他们的讨论,也算是印证了朱见济的想法。

    在大明还没有走过一百年的时候,老天爷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