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四章 “天赋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四章 “天赋流” (第2/3页)

的第一件事情是把电视机搬进了训练馆,然后让所有人一起坐着看比赛录像。

    “疯三”每场比赛的情况都不一样。

    那不单单是对手不同,而是所面临的情况都天差地别。

    比如德州大学下一轮要对阵的北卡。

    虽然在之前他们已经预见到可能会对上,但那仅仅是可能。

    因为“疯三”冷门大多,如果你为了打一个潜在对手做了很多准备的话,可能到最后会准备了个寂寞。

    至于所有潜在对手都做准备那也是不现实的。

    精力不够什么的先不说,这不就是翻版的“我已经在考虑下一轮的对手”?

    你都不确定你自己能不能打到那时候!

    尤其是第二轮的时候,这种情况会变得很明显。

    第一轮的对手是早就确定的,你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训练,然后做应对。

    就像德州大学那样,甚至都有时间去练一个新的打法。

    那最终也让他们打出奇效,爆冷成功。

    但是第二轮和第一轮中间就只间隔了一天,这也就意味着只能硬碰硬了。

    这里顺便要提一下疯三的赛程,它也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第一轮和第二轮,决出甜蜜16强;

    第二阶段是第三轮和第四轮,决出最终四强;

    第三阶段是第五轮和第六轮,决出最终冠军;

    每个阶段之间有5天休息和准备时间,而且每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媒体的报道和比赛的转播也会随之变多。

    所以第二轮、第四轮都异常关键,因为赢了就代表着进入到一个更高的舞台。

    林影看的很认真。

    北卡大学的打法和乔治城大学完全不同。

    一支篮球队在建队的时候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根据球队现有的阵容,打造适合他们的战术体系;

    而另外一种,是根据球队现有的战术体系,寻找到合适的球员。

    这两种建队思路都存在,各有利弊。

    在NCAA比较普遍的是第二种。

    这也是联赛特色,NCAA有很多教练都是一干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他们早已经将自己的战术融入到球队,再加上NCAA每年都招生,这么操作也很方便。

    这样组建起来的球队默契度大,哪怕第一年没夺冠,后面发育起来也可以。

    像乔治城大学就是属于这一种。

    我们可以把它概括成为“体系流”。

    还有一些学校在招生的时候考虑的更多是球队天赋。

    毕竟一年有天赋的就是那些人,我先堆积球队天赋,然后再看看打什么战术合适。

    我们可以把这一类归为“天赋流”。

    德州大学走的也是“天赋流”,而北卡则是“天赋流”的代表。

    两年前,北卡夺得NCAA总冠军。

    然后那一年选秀,雷蒙德·菲尔顿、马文·威廉姆斯、肖恩·梅以及拉沙德·麦坎茨一起参加选秀,然后一起成为了乐透秀!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们也因此被球迷称之为“北卡四少”,和“密西根五虎”相提并论。

    那种感觉就是:跟我拼天赋?

    而且夺冠以后,北卡也没停下收集天赋的脚步。

    去年他们招募到汉斯布鲁和丹尼·格林。

    今年,他们更是一下集齐泰·劳森、韦恩·艾灵顿和布兰登·赖特!

    三个麦当劳&五星高中生!!

    尤其是布兰登·赖特最是天赋炸裂。

    2米08的身高,2米25的臂展!

    比天赋,他在这一届新秀中仅次于奥登!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赛季,他作为大一新生场均贡献14.7分6.2篮板1.8盖帽,投篮命中率64.6%!

    新一期选秀预测榜中,他更是排在奥登和杜兰特之后位居第三。

    单个拎出来拼天赋,杜兰特小胜。

    但是拼整体天赋,德州大学差远了。

    而且看了比赛录像,林影也觉得第二轮的比赛对德州大学来说会是巨大的挑战。

    因为这支北卡的天赋不止是进攻端的,他们的防守也很出色。

    而且和堪萨斯大学的防守风格不同,他们的防守是非常有侵略性的。

    包夹是常态,甚至还有全场紧逼。

    他们的移动速度很快,再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