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节 文庙论八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四节 文庙论八股 (第2/3页)

院之间的空地上,叫人摆了一张桌子,然后摆好了纸笔。

    船太多,全停到这里会堵了河道。

    有衙门的人要求小船离开,大船靠边停靠的整齐一些。

    足足在这里折腾了有小半个时辰,小船赶走,这里才变的安静了许多。

    就在那张桌子旁,铺上了两张席子,席上放有矮几,然后摆有香炉,接下来是文房四宝。王长禾这才下船,盘腿坐下了那席子上。

    杨俊士也下了船,却是没有坐,就站在距离水边不远处。

    张敬修走了过来:“俊士兄!”杨俊士也一抱拳:“敬修贤弟!”

    (注:按明朝人的礼节,此时应该称呼字。有两个原因,此时没有用到字。一是查不出这些人的字,胡乱起一个字也没有意思。二是一个人两个名字,读者们会不会乱我不敢说,但我会乱,要不断的翻查人物名单,只怕弄错了。所以,以后的章节,除了超级重要的人物之外,其余的人以名代字了,请体谅)

    两人相互施礼,张敬修是张居正的长子,今年二十二岁。(注,这个年龄是根据他两个弟弟的年龄推算出来的。)

    “这是?”张敬修一指盘膝坐在席子上的王长禾。

    “这是我家友人之子,太原王姓。这夏末秋初,我带他出来见识一下。常言道:读万卷不如行万里路。只是年少有些倔强,倒是能给我找麻烦。”

    听杨俊士这么一说,张敬修只是笑笑了。

    杨俊士继续说道:“昨夜,他听说那燕归楼进道门规矩还不少,就有些冲动了。少年傲气呀。所以我赶紧带着他离开了,结果谁想昨夜在他看来,是有人专门找他斗气的。”

    这话张敬修能理解,毕竟是少年人嘛,头一次出来。

    这书读得多了,性情古怪的大有人在,这位不知名字的留香公子,还算是正常,只是孤傲了一些。

    “那么今天这是?”张敬修又问。

    “原本答应他看看文庙,贡院的。昨夜连夜离开,就是我怕麻烦。今天看麻烦躲不掉,那么自然就转头回来。他倒是好,追上来不就是要交流一翻吗?自古武无第二,文无第一,就在这里交流交流,然后各走各路,各回各家。”

    张敬修笑了,真是孩子气的说法,但倒也有些豪迈,这交流之说确实是有意思。

    “敢问如何称呼,在下张敬修!”张敬修拱手一礼。

    “王长禾,家在太原。”王长禾也依礼回了。

    既然已经挑明要‘交流’张敬修也不绕圈子,当下就说道:“那么姑娘的容貌也是惊为天人,自古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如以此为题,算作一场交流!”张敬修把交流二字念得极重。

    王长禾起身也说道:“浓妆艳抹非我所喜,轻新淡雅才是良佳之人。既然这快到七夕,不如就以七夕为题,来这头一场,交流!”

    “好!”张敬修也没有拒绝,他和王长禾抱着一个心思,就是扬名。

    张敬修在家中苦读多年,父亲作了首辅,他更是张扬不得。但与人以诗词交流,特别是在这文庙与贡院之间,好地方,好趣味。

    不求胜,只求不相上下,士子风流,自然要有风采韬略。

    在诗词上张敬修没有信心必胜王长禾,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