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城堡(8) (第3/3页)
付,完全是打一场决战的态势,而且是弱势下的战略总决战。
担任过基辅军区司令员的朱可夫和大部分人想法不同,他不认为德军会通过进攻莫斯科而最终打一场总决战,理由很简单,德军在南线战区比中央战区更有优势:这里地域广袤、地势平坦,有利于装甲力量发挥最大效能;在德军完全控制黑海后,轴心可通过海路、铁路两条通道维持补给,远比中央战区方便;在气候上,南线比中央热得早、冷得晚,极端低温更少,这都是有利于大兵团作战和补给的要素;在南线战区作战还能得到罗马尼亚、乌克兰、高加索民族主义者、伊朗、土耳其等配合与协助,同样非常重要和关键。
如果他是曼施坦因,他更愿意在南线打一次总决战,而不是去啃莫斯科这根硬骨头。
对苏德战略决战他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甚至隐隐约约还有些期待。倒不是他认为自己有必胜把握,他反复盘算过很多次,现在进行战略决战,红军胜率不会超过20%,但他认为现在这种不痛不痒的维持局面不能再拖延下去了,拖下去会是整个俄罗斯民族的毁灭。
深处中枢的他远比一般人能看到更多东西:苏联粮食产量掉到了战前三分之一,石油产量只有40%,其他工业能力综合计算起来大约也只有三分之一出头,如果任由德军高交换比的战术再推进下去,苏联最终的下场只能是窒息。
他虽然看不到后方民政报告,当知道情况非常不好:新开垦的荒地到秋季前都无法提供粮食,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已拒绝进食,要把粮食留给家中的年轻人;新生婴儿夭折率据说超过了四分之一,主要就是饥饿导致的营养不良;工厂里充斥着12岁左右的童工,甚至有些只有10岁出头――这年纪本应该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征集纯粹女兵师他起初是坚决反对的,但抵挡不住已走火入魔的斯大林同志,最后只能违心地表示同意!
为了粮食,斯大林同志不但出动布琼尼的骑兵去中国抢粮、抢牲畜,还与日本进行私下交易,即便这样,弄到的粮食也是杯水车薪,而且将名声搞得很臭!朱可夫清楚地知道,这些不择手段弄来的粮食是绝不会留给后方平民的,他们只有一个用途――军粮!
德国有关高交换比战术的说法现在已不再是推测或虚幻,情报系统传递过来的消息显示,敌人已将这种想法灌输到每个军官脑袋里,并得到了坚决执行。
就像4月份翻浆期到来那样,占尽优势、完全还有余力可用的德国装甲集群突然停止进攻、主动脱离接触,甚至不惜给可怜的高加索方面军留有喘息余地。大本营里多数人认为德军蠢不可及,朱可夫却感觉脊背发寒:这是德国元首和高级将领具有充分自信和主动优势的表现,他们不是要占领这里或那里,他们是要光明正大地消灭俄罗斯人有生力量。(未完待续。)